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又闻鸦片馆 , 深邃营廊房 。 供给贮妖娃 , 偃息罗匡床 。 \"
这是晚清时期文人胡琨笔下的 , 一首名为《哀鸦片》的哀诗 。
大致描述了晚清时 , 我国民间鸦片馆中 , 污浊泥泞的不堪景象 , 深远隐蔽的长廊和狭小屋室 , 其中还经营着羞耻罪恶的交易 , 即便是吸食鸦片就地止息殒命 , 鸦片馆也是习以为常 。
对比于战争 , 毒品的侵蚀和毒害 , 往往更容易摧毁一个国家一个民族 。
因为在一个有信仰有骨气的民族面前 , 不论战争的炮火如何喧嚣 , 不论自己的家园残破与否 , 他们也终是屹立不倒的 。
但是毒品却是更加恐怖 , 毒品就是一把淬有剧毒的尖刀 , 不会见血封喉 。
但它的毒液 , 却是会贯穿一整个民族的支脉经络 , 令其疯狂也令其混乱 , 最终使得一整个民族自觉似地走向灭亡 。
鸦片的历史来源·损人利己的海外国家最早时 , 华夏大地是一片净土 , 并没有受到毒品的侵害 。
直到明朝时期 , 一种名为“罂粟”的草本作物 , 以海外藩国向明朝进献贡物的方式 , 来到了我们的国家 。
【晚清鸦片馆的真实场景:男子骨瘦如柴,女子媚态百出,任人摆布】起初 , 罂粟一直作为药物使用 , 而罂粟经过一系列的加工和提炼后的产物便是鸦片 , 鸦片作为药用 , 在止咳止泻 , 消炎镇痛方面能起到一定效果 。
但是逐渐的 , 如若鸦片使用的频次过高、用量过当 , 将使人产生依赖性的问题 , 也被皇宫内御用医师们所察觉 。
再经过药理摸索和对临床现象的收集和总结 , 鸦片因具有着严重的成瘾风险和戒断反应 , 而开始被抵制和管控 。
但是又时值朝权动荡 , 明朝被清朝所取代 , 而充满着危险与不详气息的罂粟与鸦片 , 便钻进了时代的夹缝 , 并就此流向了民间 。
直至1729年时 , 因鸦片小范围泛滥而导致的民生问题 , 被雍正帝发现 , 于是鸦片禁令也被首次下达 , 而这一禁令也是被雍正之后的多位清朝皇帝所奉行 。
直至十九世纪 , 鸦片泛滥的情况终于得到大幅缓解 , 但是随着罂粟及成品鸦片需求量的下降 , 海外唯利是图的国家 , 便开始因钱包瘪了下去而再难以按奈 。
英国人为了钱财 , 为了贸易收益 , 于是便搞起了“迂回”的小动作 , 他们将鸦片出口到印度 , 再通过印度的渠道 , 最终将鸦片走私到我国境内 。
外寇寻衅·被毒品驱动的战争受到英国人走私行为的直接影响 , 彼时我国民间的鸦片数量 , 再次泛滥起来 , 受鸦片毒害的寻常百姓也以倍数增长 。
为了应对鸦片问题 , 清朝朝廷派出林则徐负责相关事宜 , 而林则徐为了达到强而有力的杜绝、禁止鸦片的最终目的 , 于是便有了后续的“虎门销烟”之举 。
见到我国禁毒禁烟的决心和态度 , 英国人也彻底狗急跳墙 , 终于扯下了那顶肤浅又虚伪的绅士礼帽 , 直接动用武力 , 以侵略的不义之举撕开了我国的贸易入口 。
自此 , 毒品便开始疯狂地涌入我国 , 至晚清时期 , 于民间甚至还建设起了许多专门供人吸食鸦片的专用场所 , 也就是文章开头所提到的“鸦片馆” 。
在第一次侵略战争后 , 英国人尝到了甜头 , 其他的海外贼寇也同样被铜臭气味所吸引 , 因为毒品 , 科技落后 , 社会形态老旧的清朝真正被抬上了砧板 , 成了任人鱼肉的羊羔 。
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日军侵华...等等残酷伤痛的战争经历接踵而来 , 任谁能想象得到 , 引导出这一系列灾难的源头 , 竟是一株绽放着诡异色彩的罂粟花 。
推荐阅读
- 2015年,四川男子入伍体检不合格,举报馄饨店,牵扯出20斤大案
- 晚清老照片:旗人王妃眉目惊艳端庄,客家女子天生大脚媲美男子!
- 晚清时期的“黄赌毒”,达到了怎样的历史高度?
- 晚清老照片:原配与小妾坐墙角晒太阳聊天,男子戴枷锁跪地求饶!
- 晚清姑娘被卖到美国,当成“动物”公开展览,50美分便可观看身体
- 动物吸毒姿势有多野?偷袭罂粟田、抽烟、酗酒它们是样样齐全
- 晚清老照片:青楼女子摇蒲扇风情万种,乡村男子依门相望目瞪口呆
- 死性不改!江南布衣童装再现诡异画风,曾因展示不完整地图被罚80万
- 男子种罂粟给鸡鸭吃被抓,还有多少人不知道罂粟不能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