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岁女孩捂死亲妹妹,8旬外婆下跪求情,女孩:如果重来,还杀她( 四 )


这件事闹得沸沸扬扬 , 如果不进行妥善处理 , 咱们以后会出现大量效仿娟娟的人 。
最终迫于压力 , 法庭不得不重新公开审理 。
在法庭上 , 娟娟的父亲哭得声泪俱下 。

他表示这件事不能怨女儿 , 一切都是自己的问题 , 如果可能 , 愿意替自己的女儿坐牢 。
而娟娟的邻居知道这件事后 , 也联合上千人进行了签字 , 要求法官从轻判决 。
他们是这件事的见证者 , 知道这几年来 , 娟娟为了照顾妹妹吃了多少苦 。
为此 , 法官们非常苦恼 , 一方面要应对社会舆论 , 一方面也要考虑这个案件的特殊性 。
最终 , 辩方律师的一番话 , 成为了最终判决的关键 。
“法律责任不应该只由廖婷婷一个人来承担 , 社会对死者娟娟这种特殊群体救助体制的缺失 , 也是造成料廖家整个家庭逐渐走向崩溃的原因之一!”
经过判决 , 法官决定维持原判 。
在终审结束后 , 廖志勇夫妇带着自己的女儿 , 来到了娟娟的坟前 , 对她进行了道歉 。

“我们来生还做姐妹!”
结尾
虽然事情落下了帷幕 , 但是一条生命的离世 , 和一个家庭的分崩离析 , 是无论如何也无法掩盖的事实 。
在这件事中 , 我们很难说谁做得对谁做错了 。
廖婷婷有错吗?没有 , 她所造成的一切都是因疾病而起 , 她本人无法控制 。
既然如此 , 她凭什么要为之付出生命呢?
廖娟娟有错吗?我们很难做出她有错的判决 。

毕竟她这几年遭受了苦难 , 是我们无法想象的 , 我们无法站在道德的制高点 , 轻飘飘说出这句话 。
正如那位律师所说的 , 承担责任的不应该是廖婷婷或者廖家 , 而应该是整个社会 。
如果社会能早点发现廖家的现状 , 并为之提供帮助 , 是不是就不会导致悲剧地发生了呢?
如果国家针对精神类疾病医疗体系能够更加完备一些 , 廖娟娟是否就不需要付出生命了呢?
也许吧 , 但这样的猜测没有任何意义 。
毕竟廖娟娟已经离世 , 廖婷婷也许一辈子都会活在自责之中 。
这样的悲剧 , 已经无法改变 。

只希望他们的遭遇不是无用功 , 能够推动有关部门注意到精神类疾病患者的无助 。
哪怕只能推进一点点 , 那么廖娟娟的在天之灵 , 也能得到一丝丝宽慰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