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交易系统的猜想与总结(一)( 二 )


大部分交易系统的成交单都应该大体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
试单————成本单/有效单————利润单————对冲单
我们用更形象点的比喻去描述就是 , 你指挥着一只庞大的军队准备进攻某地 , 先是派出侦查部队(试单)探明敌情 , 侦查部队的结果只可能两种 , 冒失冲进了敌方的大部队被团灭(成本单 , 方向错误被止损) , 或者巧妙的侦查到了敌方情报且全身而退(有效单 , 方向正确并继续持有) , 之后我们根据得到的情报派出相应的部队(利润单 , 加仓) , 在一番激烈的厮杀之后胜负难分 , 为了以防万一 , 你派出后备的部队前去做掩护 , 以保证大部队在失败时可以全身而退(对冲单 , 与利润单方向相反的头寸)
在检查自己的交易记录时 , 如果发现了有些单子并不属于上述的任何一种类型 , 那么这种单子我就称他为废单 , 毫无意义的下单 。 他没有在你的交易系统中发挥任何的作用 , 除了增加成本以及打乱你的节奏 , 甚至还可能导致你情绪化 。
一个系统的废单越多 , 这个系统的效率就越低下 , 并且这个系统的操作路径也会越模糊 。 剔除了大量的废单后 , 不仅整体的效率得到提升 , 系统的操作路径也会更加简洁明了 , 对个人保持清晰的判断思路也起到良好作用 。
废单的来源可能是因为对于行情走势的分类不清晰 , 或者是系统的具体操作没有结合行情对照 , 或是由于自身情绪化所引起 。
—————————————————————
至此两步 , 一个骨架清晰的交易系统就大致完成了 , 它的效率中规中矩 , 盈利能力马马虎虎 。 可以肯定的是 , 任何一个简单的技术指标或者百分比计算都可以达到这样的效果 。
对于个人而言 , 最最关键的地方是 , 对行情的种类有全面的划分以及剔除掉了所有的废单 , 这两件事情做的越干净越彻底 , 再之后的进一步提升时效果就会越好 。
构建交易系统的每一个步骤都是叠加在之前的条件之上的 , 如果初期的基础没有构建完善 , 那么之后的进一步改进就不会有太大效果 , 甚至可能产生降低整体效率的情况 。
就我所知 , 大部分人对这两件事情根本没有一点点概念 , 却整天在谈论更高深的市场逻辑或交易策略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