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体》爆火后,刘慈欣失业了( 三 )



《三体》美国签售会现场有网友认为 , 刘慈欣生长于文革”年代 , 作品难免带有“伤痕文学”的印记 。 撇去科幻的外衣 , 作品所书写的无非是另一种版本的《活看》 。 也有读者挑刺 , 认为刘慈欣作品中存在不少“硬伤” , 其作品的艺术价值不如故事本身 。 而大刘本人也承认 , 《三体Ⅱ》密集的故事叙述其实是以牺牲文学性为代价的 , 但这不妨碍它作为一部优秀的科幻巨作存世 。

《三体Ⅱ》发表后 , 刘慈欣参加了一次酒局 。 饭桌上 , 刘慈欣认识了导演张番番 。 张番番夫妇想一口买下《三体》的影视版权 , 于是象征性地报价 , 10万块 。 刘慈欣没多想 , 当场就答应了这笔交易 。 六年后 , 张番番夫妇反手将版权卖给了游族网络 , 作价1.2亿 , 转身离场 。 时至今日 , 《三体》多次传出拍摄消息 , 但结果依旧杳杳无信 。 公司内讧和同行之间无休止的攻讦 , 导致IP版权几经易手 , 加之现有条件的不成熟 , 剧情完成度引人担忧 , 这些都令影迷们难掩失望 。 昔日鼓吹的银幕巨献 , 史诗大片 , 听起来更像是击鼓传花的资本游戏 。 不少人网友发出叹息之音——“刘慈欣拯救不了中国科幻” 。 作家本人不能 , 浩瀚的银河故事也不能 。

三体概念图 , 图源网络甚至有读者认为 , 《三体》之后 , 大刘再无长篇佳作 , 其巅峰生涯早已结束 。 两年前 , 刘慈欣参加活动 , 现场主持人突然发难:最近几年您都没有新作品面世 , 很多人说您江郎才尽了 , 您怎么看待?刘慈欣则缓缓回复:这个问题我已经在《三体》里回答过了 , “现实的引力太沉重了!”“在中国 , 任何超脱飞扬的思想都会怦然坠地 。 ”“我需要为了生计、金钱、名誉奔波 , 这是我自己都选择不了的 。 ”作家也不能免俗 。

故事中 , 作者借托马斯·维德之口回答道:失去人性 , 失去很多;失去兽性 , 失去一切 。 对于渺小又脆弱的人类来说 , 生存才是永恒的要义 。 刘慈欣也不例外 。 作者丨张九七投稿指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