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徐伟彪研究员点出了“赏石”门道:“这块陨石很新鲜 , 没有风化痕迹 。 黑色表面是它与地球大气层摩擦产生的熔壳特征 , 形成一层0.5毫米厚的玻璃质 。 摩擦还让它产生了很多凹下去的气印 。 ”
“7?10”目击陨石在五云坊陨石工作室里 。 俞陶然摄
上海市天文学会理事、五云坊陨石工作室创始人张勃介绍 , 这块陨石重48公斤 , 是他出资数百万元在甘肃静宁县购得 。 目前 , 陨石命名正在审核中 , 以空爆地点——宁夏隆德县命名的“隆德陨石”获国际陨石协会批准后 , 将在上海天文馆展出 。
“五大目击陨石”均收入囊中
张勃进入“陨石圈”已有十多年 , 收藏了数百块陨石 。 在五云坊陨石工作室 , 记者看到了很多科研级陨石 , 有外形像龙头的铁陨石 , 有“镶”满金黄色宝石的石铁陨石 , 还有“橄榄陨石之王”Esquel大切片……Esquel陨石发现于阿根廷 , 其大切片在中国共有两片 , 另一片在上海天文馆 。
张勃展示Esquel陨石大切片 。
落在中国境内的目击陨石 , 是张勃收藏的一个重点方向 。 顾名思义 , 目击陨石就是在陨落过程中被人们看到的陨石 , 它们往往呈一道火流星形态在空中划过 , 所以知名度很高 。 “新中国成立后 , 发生过几十次目击陨石事件 , 其中1976年吉林陨石、1986年随州陨石、1995年东乌珠穆沁旗陨石、1997年鄄城陨石和2012年西宁陨石被称为‘中国五大目击陨石’ 。 ”张勃说 , 2012年西宁陨石被目击后 , 壮大了国内陨石收藏圈 ,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寻觅求购陨石 。
让张勃自豪的是 , “中国五大目击陨石”都已被他收入囊中 。 其中 , 随州陨石一度为两名美国收藏家所有 , 一块重7公斤 , 另一块4公斤 。 “在美国看到这两块随州陨石 , 我觉得像看到了同胞 , 决心把它们带回家 。 ”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 , 两块陨石先后于2014年和2018年回到中国 。 4公斤重的那块如今是上海天文馆展品 , 其表面有很多定向波浪纹 , 那是它与地球大气层摩擦时留下的美丽印记 。
花百万元带走唯一主体陨石
今年“7·10”目击陨石的出现 , 让这位收藏家又一次踏上了寻觅之旅 。
一道火流星自东向西划过夜空 , 在甘肃和宁夏被公众拍到视频 , 甘肃、宁夏多地发现了一些疑似陨石小碎块……根据网上信息 , 他判断“肯定有东西掉下来” , 派五云坊“猎陨”团队成员王卫卫和赵录泰第一时间前往打探 。 他们在甘肃走访了很多人 , 同时根据自东向西、长达几十公里的陨落带推测主体陨石的陨落方位 , 最终找到一个村民——他家最近多了一块包裹着泥巴的大石头 。
电话里 , 王卫卫和赵录泰向张勃报告了情况:“看到东西了 , 目测是陨石 。 ”听到好消息 , 张勃发出指令:“先把人稳住 。 ”那时是7月中旬 , 有很多人在甘肃和宁夏找这块陨石 , 可谓竞争激烈 。
基本确认这是“7·10”目击陨石的主体陨石后 , 张勃和这个村民进行了持续两周的沟通 。 起先 , 村民开价上千万元 。 “这倒不算‘狮子大开口’ , ”张勃告诉记者 , “因为陨石碎片在当地卖到每克500元 , 按这个单位价格算的话 , 48公斤重的主体陨石值2400万元 。 ”经过多轮讨价还价 , 最终 , 双方同意以数百万元价格成交 。 “我在网上看到了很多关于你收藏陨石的报道 , 我相信你 。 ”收获“飞来横财”的静宁县村民对张勃说 , 并要求他不向外界透露自己的姓名和家庭地址 。
张勃(中)、王卫卫(左)和赵泰录与“7·10”目击陨石合影 。
成交后 , 张勃带着百万元现金前往甘肃 , 与他一同到达静宁县的还有紫金山天文台、上海天文馆和五云坊的工作人员 。 这支团队在当地考察走访后认为 , “7·10”目击陨石空爆后只产生了一块主体陨石 , 其余均为低空空爆后炸散的小碎片 , 没有公斤级的独立完整个体 。
推荐阅读
- 坠落英国的陨石中发现地外水
- 世界十大最震撼灾难大片
- 每一亿年地球上25千克以上的物种全部灭亡?罪魁祸首原来是它!
- 不同的物体放到太阳系中会有什么不同的效果?
- 为什么只有人类不能喝天然水源?
- 未来月球宇航员可以生活在月球充气模块中,早期月球基地雏形已现
- 《力量之戒》里那个“陨石人”究竟是什么来头?很有可能是索伦
- 斑鬣狗为啥喜欢掏肛,动物被掏肛时为什么原地不动?看完就明白了
- 龙宫表面存在20多种氨基酸,难道真的存在地外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