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勒|法国游记(6) 阿尔勒-高卢人的小罗马-梵高的《夜间的露天咖啡座》( 二 )


好 , 言归正传!我在古罗马剧场买了套票(还可以参观圆形竞技场) , 走进剧场 。

现在是下午17:09分 。 湛蓝的天空上白云在快速地飘荡 , 太阳一会儿出来 , 一会儿又被云彩遮住 。 我耐心地等着阳光 , 拍下了剧场的全貌 。

阿尔勒古罗马剧场修建于1世纪末 , 是一座希腊-罗马式的露天圆形剧场 。 虽然这座剧场在几百年里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拆卸与分割 , 但仍然依稀可见其当年雄壮的风姿 。 最引人注目的是仅存的2根古罗马立柱 。 立柱边有工人在搭建舞台 , 看上去有演出 。 据说 , 剧场现在是阿尔勒节庆的举行地点 , 特别是仲夏之夜 , 常会举办露天音乐会表演 , 在没有屏障的星空下聆听演奏是种很特别的享受 。
走到剧场中央 。

整个剧场有33排 , 能容纳一万人左右 。
剧场的侧面 。

从剧场的另一侧走出去 。

我在欧洲 , 甚至在中东的以色列和约旦 , 见过许多古罗马剧场 , 还有古希腊剧场 。 从规模来说 , 这座剧场是最小的 , 可是在这么一座小城 , 也有这么一座剧场 , 可见古罗马人是多么热爱戏剧 。
离剧场不远便是圆形竞技场 。

【阿尔勒|法国游记(6) 阿尔勒-高卢人的小罗马-梵高的《夜间的露天咖啡座》】没有拍摄全景的位置 , 只能分段拍摄 。

这座竞技场建于公元前40年 , 为古罗马时代 。 它的纵长136米 , 横宽107米 , 能容纳2.6万多名观众 。
竞技场的入口 , 像一座石头城 。

爬上看台 , 拍摄全景 。

这座竞技场和罗马的大竞技场有些不同 。 罗马的大竞技场中央有像迷宫般的建筑 , 是关押将要进行决斗的野兽和角斗士的地下室 。 可是这里只有一片沙地 。
沿着看台 , 走到入口的正对面 , 竞技场的入口有一座方形的高塔 。

竞技场的主侧面也有一座高塔 。


看台上加装了许多铁栏杆 , 看上去这里经常举行大型活动 。 里面参观的人不多 , 有些当地人带着孩子在里面玩 。
在看台上坐着休息了一会 , 夕阳西下 , 看着这座有二千年历史的古建筑 , 真有沧海桑田之感 。
竞技场周围现在成了一个商业区 , 许多商贩靠着竞技场做生意 。 我沿着竞技场外的小街往回走 。


回到弗洛姆广场 , 匆匆拍了一张梵高咖啡馆的照片 , 我们便离开了 。 今天晚餐自理 , 所以我们直接入住宜必思尚品阿尔勒会议中心酒店(Ibis Styles Arles Palais des Congres) 。
晚上看谷歌地图 , 我发现从酒店到阿尔勒方尖碑步行时间不到20分钟 。 我不甘心就此离开阿尔勒 , 决定第二天早晨自己去 。
第二天早晨六点多 , 我便离开酒店 。 我想先到阿尔勒方尖碑 , 然后再到梵高咖啡馆 。 去的时候 , 我沿着罗讷河边走;回来时 , 我走了另一条路 。

走到罗讷河边 , 太阳正在升起 , 河水急急地流着 , 有点宽 。

走到Boulevard des Lices大街 , 环卫工人正在清扫街道 , 偶尔开过一辆早班公共汽车 。 到了熟悉的咖啡馆 , 拐进小街 , 直走就是共和国广场 , 环卫工人正在用水龙头冲洗广场 。
弗洛姆广场到了 。

广场上有一座弗雷德里克·米斯特拉尔雕像 。
弗雷德里克·米斯特拉尔(Frédéric Mistral , 1830年9月8日-1914年3月25日)法国诗人 , 生于罗纳河口省的马雅纳 , 从小深受普罗旺斯母语和当地习俗影响 。 在艾克思普罗旺斯学院取得法学学位之后 , 米斯特拉尔便致力于诗歌创作 。 主要作品有诗作《黄金岛》、《普罗旺斯》、《米洛依》等 。 1904年作品《黄金岛》获诺贝尔文学奖。 获奖理由:“他的诗作蕴涵之清新创造性与真正的感召力 , 它忠实地反映了他民族的质朴精神” 。
广场东南侧的梵高咖啡馆(Café Van Gogh) 。


咖啡馆外面立着一块水泥牌 , 上面有梵高的油画《夜间的露天咖啡座》 。

按照这个角度拍一张 。

《夜间的露天咖啡座》是由文森特·梵高于1888年创作的一幅油画 。 就画面的直觉而言 , 露天咖啡座是由桔色、黄色表现的 , 蓝色的夜空深邃无际 , 繁星点点 , 显出夜的静谧与安详 。 蓝色的冷调子与咖啡座的桔、黄暖色形成对比 , 使夜晚街道上的露天咖啡厅在冷落中显出一片温馨 , 并与蓝色星空相映而充满浪漫主义情调 。 《夜间的露天咖啡座》原画现存在美国康涅狄格州耶鲁大学艺术画廊 , 参观此画需要预约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