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玩游戏一年花掉17万,家长被迫卖房还贷!网友热议:早干嘛去了?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刘女士(化名)直到要取钱还房贷那一刻 , 才发现自己卡里只剩下几万块了 。
而那张卡里 , 居然有17万元不翼而飞 。 经过调查发现 , 这17万元是在一年多的时间内 , 以游戏充值的形式花掉的 。
拿到账单的那一刻 , 刘女士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最大的单笔游戏充值是3000元 , 最多一天充了13个588元 。
刘女士表示 , 自己的儿子承认是他花掉了 。 在接受采访时 , 刘女士的儿子称自己才12岁 , 已经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了 , 希望游戏公司可以退钱 。
还房贷的钱没了着落 , 但断供是严重影响个人信用的行为 , 被逼无奈 , 刘女士一边期望游戏公司退款 , 一边做好了卖房的准备 。
这样的新闻 , 我们似乎已经听了太多 , 往往都是支持游戏公司退款 , 但针对这个事件 , 网友却表示还有疑点 。
疑点一:现在游戏充值是要求提供身份证件进行实名认证的 , 孩子是怎么通过认证的?
这一点采访中刘女士并没有提到 , 但结合现实情况 , 孩子偷拿父母身份证件通过认证的事情数见不鲜 。
疑点二:孩子是通过什么方式充值的?
刘女士表示 , 孩子是通过微信支付给游戏充值的 。 家里的这张银行卡绑定了微信 , 因为自己平时带孩子出去买东西经常使用微信支付 , 支付密码被孩子记住了 , 孩子才能顺利给游戏充值 。
疑点三:既然是还房贷的钱应该非常重要 , 为什么时隔一年才发现钱被花掉了?
不怪网友有这个疑问 , 正常来讲 , 非常重要的财产, 我们肯定会重点关注 , 现在消费都有记录甚至是短信提醒 , 财物变动很容易就能发现 , 为何刘女士一年多 , 直到要用钱才发现呢?
对此刘女士只是说 , 自己平时没有查阅过消费记录 , 关注不多 , 所以没有察觉到 。 这样的说辞 , 让一些网友猜测 , 是否游戏充值的人并非孩子 , 而是自己的丈夫 , 为了讨要回游戏充值的钱 , 才谎称是未成年的孩子充值 。
或许是因为网友看多了未成年孩子游戏充值被退款的新闻 , 才会更加批判性地看待这样的案件 。 不过小编要说 , 这一点在咱们的法律判定当中已经考虑到了 , 家长如果认为自己的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孩子 , 进行了大额游戏充值 , 要求游戏公司退钱 , 是要有证据的!
·家长要证明游戏充值行为是未成年人本人所为;
·家长要证明游戏充值行为并未得到家长的同意或追认 。
这对大多数家长来说并不容易 。 在本案件中游戏公司也表示会全力调查 , 尽快妥善处理 。
不管是不是孩子充值 , 刘女士的家庭教育都是存在问题的 。 倘若是孩子充值 , 父母居然要花一年多的时间才能发现孩子沉迷游戏 , 那么日常生活中父母是否缺乏对孩子的关注和关心呢?
倘若不是孩子充值 , 那么父母为了退回钱款要求孩子配合自己演这一出戏 , 对孩子的影响则更加恶劣 , 会给他灌输一种“不讲诚信、利用自身年龄逃避责任是正常的”这样一种观念 , 这比孩子沉迷游戏更加可怕 。
每当有孩子因为游戏而做出一些错误的行为时 , 很多家长都会将过错归咎到游戏本身或者游戏公司身上 , 国家和游戏公司也在努力采取措施预防未成年人沉迷游戏 。
但是家庭的事情终究要回归家庭去解决 , 外部力量再强大也无法替代家庭教育的力量 。 良好的亲子关系和家庭教育 , 才是解决孩子网络沉迷的治本之法 。
高考前父子对簿公堂:坐拥48万豪车 , 每月只给儿子100元抚养费?
老师竟带孩子拍这种短视频?须谨慎!
推荐阅读
- “绿巨人”真的存在?12世纪英格兰发现两个绿色的孩子,像外星人
- 16岁女孩拉黑父母跨省见男网友:孩子为什么会拉黑父母?
- 锐化感官力,从微观世界寻找快乐!一本提升孩子审美力的绘本
- 孩子喜欢偷东西,说明他有强烈的占有欲,家长不妨这样教育孩子
- 广东廉江男子以子女做赌注威胁前妻,竟将俩孩子扔江里致死亡
- 网友爆料5名孩子踩坏新车天窗后家长拒绝赔偿,来听家长怎么说
- 离婚后,有抚养权的一方可以给孩子改姓吗?
- 澳华男雇少女卖春被捕,以“照顾孩子”请求免入狱
- 湖北一女子带2娃赶火车,孩子手脚并用爬楼梯,懂事得让人心疼
- 男子拒绝让岳母共吃冰淇淋,结果被太太和岳母骂了整整一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