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功山|深耕全域旅游赛道,萍乡武功山打出一套“组合拳”!( 二 )



3、人文底蕴深厚
武功山历史悠久 , 文化源远流长 , 远自汉晋起 , 被道佛两家择为修身养性之洞天福地 , 明朝时香火达到鼎盛时期 , 山南山北建进了庵、堂、寺、观达100多处 , 无数善男信女到此朝拜 。 自唐宋以来 , 诸多仰慕其名而登山游赏吟诗作赋的名人学士络绎不绝 , 留下了无数珍贵墨迹 。 “千峰嗟峨碧玉簪 , 五岭堪比武功山”这是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登临后写下的千古绝句 。 “登临似有江山助”这是清代诗人刘正期游览后发出的由衷感叹 。

4、景区设施设备完善
近年来 , 萍乡武功山景区投入大量的资金来建设和完善基础配套设施 。在景区硬环境建设过程中 , 萍乡武功山投入20亿元改造了石鼓寺区块、中庵区块、金顶区块设施 , 以“少而精美、环保实用”的原则 , 重建了集吃、住、赏为一体的驿站;投入4亿元新建占地500余亩游客中心集散区 , 配套建设风格独特、功能齐备的游客中心 , 拥有近2000个车位的生态停车场 , 以及业态齐全的商业街等设施;投入近5亿元 , 规范建设景区游步道及沿线内标识标牌 。 此外 , 还斥巨资新建或改造了中庵索道、星空栈道、星空帐篷营地、金顶天路、紫极宫、白鹤观、古祭坛等游览设施和人文景观 , 并建设景区智慧系统 , 修建防雷避雷设施和风雨休息亭 , 大大增强了游览的观赏性、趣味性、体验性、舒适性 。

景村融合
构建全域旅游发展格局
山上美如画 , 山下好度假 。 这是武功山景区发展之初就定下的规划 。 作为萍乡市的“龙头”景区—武功山始终坚持“景村融合、全域皆景区”的发展理念 , 以项目建设为抓手 , 聚焦“山上和山下”一体化发展 , 打造以武功山景区为核心的全域旅游发展格局 , 初步形成了“A+B+C”的相结合发展格局 。
A 是吸引中心 , 是景区吸引力主体
资源的垄断性决定了市场的覆盖性 。 武功山景区的高山草甸是世界一流的自然资源 , 也是景区核心竞争力和核心品牌 。 萍乡武功山景区依托 10 万亩高山草甸独特生态资源优势 , 以帐篷文化为核心 , 狠抓帐篷产品管理、运营和品牌塑造 , 精心打造“云中草原 , 户外天堂”品牌 , 推动武功山户外 IP 爆发 , 在户外圈中享有“南武功 , 北太白”声誉 。 目前 , “高山帐篷”“徒步露营”已成为萍乡武功山最具吸引力的“特色IP” 。
此外 , 武功山景区正在积极推进成立中国帐篷露营协会、中国驴友户外运动协会等事宜 , 联合帐篷厂家、户外协会、驴友协会等相关单位 , 深入实施“引客入萍”工程 , 推介精品旅游线路 , 搭建全国户外运动交流和体验平台 , 加快形成资源互享、客源互送、线路互推的旅游合作发展格局 , 使户外运动成为武功山乃至萍乡旅游的最大特色和最具优势的竞争力 。

B 是职能中心 , 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在夯实“云中草原、 户外天堂”特色 IP 基础上 。 近年来 , 萍乡武功山风暑名胜区按照“做足山上 , 做活山下”的思路 , 促进“山上观光旅游 , 山下休闲度假”融合发展 , 加快实施一批重大旅游产业项目 , 带动着周边产业不断壮大和升级 , 助力乡村振兴 , 为地方经济脱贫致富贡献力量 。 这其中 , 龙溪谷景区、云顶景区、游客中心、飞来钱民宿特色街区、路虎汽车营地等一个个项目含金量十足 。
萍乡武功山景区依托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 , 不挪一块石头、不动一棵树木 , 打造了龙溪谷景区 , 新建成的4A云顶景区促进了“大武功山”的提质扩容 , 让当地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金、农民变股民 。 飞来钱民宿特色街区和路虎汽车营地 , 让“山下游”业态更丰富 。 在麻田镇“飞来钱”民宿街的“一村一品”展销厅 , 当地村民通过售卖不同的土特产品 , 获得了经济上的收益 。 据不完全统计 , 2022年 , 该镇集体经济收入达15万元以上的村有望达到100% , 20万元以上的村可达到50% 。
位于麻田镇沈子村的路虎汽车营地 , 曾经是一个被人遗忘的无人村 , 乘着武功山景区发展的快车道 , 仅仅用了约3个月时间就变成了一处新的“网红”打卡地 , 让户外天堂又多了一群户外汽车越野爱好者 , 游客的群体进一步延展 。
“这半个月单住宿、餐饮就有百万余元的收益 。 ”槽下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邱国华乐呵呵地说 。 槽下村地处萍乡武功山景区万龙山乡 。 近年来 , 万龙山乡依托武功山的“背景实力” , 积极利用温泉等特色资源优势 , 着力打造特色民宿、酒店、徒步旅游路线、避暑村等一大批旅游业态 , 改善了人居环境、带动了村民增收 。 据不完全统计 , 今年7月下半月 , 槽下村就接待游客近万人 , 周末每天接待近千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