睁开第三只眼看世界之十九:暗物质主导的世界,中微子也是暗物质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中微子叫幽灵粒子 。 上世纪20年代 , 物理学家在研究衰变过程中 , 发现有部分能量丢失 , 1930年泡利提出了中微子 , 1933年由费米正式命名 。 1956年科学家在核反应堆中正式观测到中微子 。
中微子可以穿透星球 , 每秒钟有接近1万亿个这种粒子穿过我们每个人的身体 , 我们却根本无法察觉感知到 , 人自身一天产生三亿四千万个中微子 。
物理学家至今也没有研究清楚中微子 , 甚至连它的质量都测不准 。
中微子有穿透力强 , 质量小 , 能转化三个特点 。
它的穿透力极强 , 太阳中氢的质子会聚变成氦核 , 太阳就是一个大氢弹 , 太阳上发生的核聚变反应 , 每秒钟要消耗6.2亿吨的氢 。 太阳中微子直接穿过地球 , 而我们丝毫没有感觉 。
理论估算 , 中微子的质量上限仅有电子的百万分之一 , 科学家没办法准确测出中微子的质量 , 因为实在太小了 , 事实上存在着三种中微子 , 但在飞行的过程中会互相转化 。
科学家为了找中微子 , 花费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和时间 。 2015年诺奖颁发给了中微子振荡的发现 , 2018年7月 , 南极冰层下冰立方观察站 , 探测到了一个来自37亿光年之外发射过来的中微子 。
在宇宙当中 , 中微子数量非常多 , 把所有电磁波算成光子 , 数量才比中微子多 。 太阳和核电站都会产生中微子 , 所以它对宇宙的起源和演化是有非常重要作用的 。
本文是睁开第三只眼看世界系列 , 用“旋理论”认识暗物质 , 分析中微子 。
本篇未经科学验证 , 请客观自我评价 。
一、中微子的产生
基础为能、旋转为本、大道至简、道法自然 , 这是“旋理论”的精髓 。
在以前篇幅中讲了 , 单个“旋子”的状态 。
“旋子”是螺旋态 , 不是平面结构 , 而是一条旋转着并不断膨胀扩展的能态丝 , 丝本身在生成时就是因“能”强烈旋转 , 将能量卷曲包裹 , 形成了强旋时空结构 , 因此丝的自身也在旋转 , 同时整体呈现螺旋状旋转前进 。
这个图用来理解“旋子”的状态 。
【睁开第三只眼看世界之十九:暗物质主导的世界,中微子也是暗物质】“旋子”是流体、能态、强旋、螺旋态 。 因为没有振动频率 , 是光滑的 。
“旋子”组合成了暗物质和物质 , 暗物质构成了时空结构 。
宇宙早期形成的基本物质 , 如:氢和氦 , 在恒星的熔炉内 , 重新组合 , 这个组合过程就是核反应 , 产生了大量中微子 。
中微子产生方式:“旋子”碰撞、交锋、融合、炸裂 , 生成新物质的同时 , 附带产生了大量“旋子体”段——中微子 。 中微子其本质就是“旋子”体的一个个片段 。
比如:太阳的核心其实是核聚变反应 , 更具体的来说是质子-质子反应链 , 是由四个氢核聚变生产氦-4的过程 。 在质子-质子反应中 , 每产生3个光子 , 就会有2个中微子产生 。
二、了解中微子
1、光滑 。 至简的“旋理论”认为所有暗物质和物质是一个来源——时空结构改变 。 时空结构“能”的不同组合才形成了不同的物质 。
“旋子”的旋环是光滑的 , 如同磁铁的外围磁力线一样 , 人是不能直接感知的 。 电子在生成时才有了振动频率(与电磁波一样) , 才会发生各种反应 , 与磁力线有了本质不同 。
现代物理研究指出:光子有两个偏振态 , 中微子只有左旋 , 没有右旋 , 它的原因现在不知道 。
科学家发现 , 中微子有一种特性 , 叫作中微子振荡 , 不同种类的中微子可以相互转化 。
是不是可以这样认为 , 因为我们的宇宙中暗物质的构成 , 基本就是一个一致的旋转状态 , 有了反粒子(反旋子)会随即湮灭 。 而中微子仅是在时空穿行过程中 , 走了与时空结构一致的路线 , 有的发生了振荡转化行为 , 是顺应自然 。
推荐阅读
- 一截指甲和一只耳环引起互相怀疑,《Blind》第3集:模仿犯
- “天下第一村”没了?华西村负债超380亿,知情人道出背后内幕
- 世界上第一个人从哪来的 猿猴进化?
- 中国股市:拯救小散的唯一方式,交易的第一课不是怎样赚钱!
- 未来人预言,2023年将发生第三次世界大战?真的会发生核战争吗
- 撞脸小鹏P7?这辆新车却拥有超跑身价,还创下世界第一记录
- 吞噬星空:伊斯特是地球第一精神念师,罗峰什么时候才能超越他?
- 第二款“灵动岛”新机?小米官宣:9月27日,新品发布
- 《宝可梦》炽焰咆哮虎这精灵,凭什么两个世代都是“宇宙第一”?
- 史上十大“邪恶”发明,第一名至今还在祸害人类!你知道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