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郑学良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农村娃 , 生活在蓝天下 , 玩耍在田地间 , 虽生活清苦 , 却挡不住对自然界的好奇之心和玩乐之趣 。
那时的天很蓝 , 那时的水很清 , 那时的山川田野间小动物很多 , 那时的孩童也天真调皮 , 从小生活生长在这种环境下 , 近水楼台 , 自然而然地与自然界的所有动物都有着亲密接触 , 如:天上飞的鸟雀 , 树上的知了、金龟子 , 田间的蚂蚱、螳螂 , 地上的蚂蚁、老鼠等 , 反正所有能行走的动物都为我们所迷恋 。 记得小时候闲得无聊时 , 和小伙伴们坐在门前屋檐下看蚂蚁觅食和打架 , 一串串的蚂蚁在公蚂蚁带领下 , 排着长长的行军队伍 , 把地上的虫子、肉块等拖动搬运到蚂蚁穴中 , 觉得这小小的蚂蚁 , 真是太神奇 , 就很着迷 , 往往一看就是大半天 。
蛤蟆在当时当地随处可见 , 自然打小起 , 我们就免不了与它们打交道 。 小编家乡 , 把所有蛙类都统称为蛤蟆 , 根据蛙的外表体形 , 大体上可分成三类 , 一种是癞蛤蟆 , 就是学名叫蟾蜍的;一种是青蛙 , 家乡人叫青水蛤蟆;另一种叫土蛤蟆 , 就是要比青蛙个头要小上一二号的 , 具体它到底应归属于青蛙还是其它蛙类 , 那时的人们忙于柴米油盐 , 讨论的是衣食住行 , 平时也没人注意和在意这个 , 小编家乡人都这么分类和称呼 , 姑且就以此说法和分类吧 。
癞蛤蟆一身疙瘩 , 外形丑陋不堪 , 而且据说体内有毒 , 呆头呆脑、行动迟缓 , 如果走路或下地时不小心踩到了它 , 马上一跳三尺高 , 一般人见了它都会避而远之 , 谁也不想也不会去招惹它 。 至于土蛤蟆 , 生活在潮湿的草丛中 , 它是鸭子最喜欢吃的食物之一 , 小时候我们常去野外 , 用竹条打土蛤蟆 , 然后用来喂鸭子 , 但它个头太小 , 不适合钓 。 所以钓蛤蟆 , 实际上就是钓青蛙 , 至于原因和用途 , 大家都懂的 。
开春后 , 一场春雨 , 农村水塘边、沟渠中 , 到处都是密密麻麻的小蝌蚪 , 这些小蝌蚪欢快地在水中游动 , 煞是可爱 , 小时候的我们 , 经常用小瓶小罐装一些蝌蚪 , 幻想着看到它们长大 , 可是我们耐心总有限 , 从没有亲眼见证过它们的长大 。 记得七十年代末期和八十年代初吧 , 小学有一篇课文 , 名叫《小蝌蚪找妈妈》 , 这才大致地了解小蝌蚪长大变化的过程 。
【童年回忆: 钓青蛙】“稻花香里说丰年 , 听取蛙声一片” 。 在南方 , 青蛙总是与稻田联系在一起的 。 青蛙在水田里栖息 , 以稻田中的卷叶虫、螟虫、飞蛾等为食 。 入夏后的初夏 , 早稻生长时节 , 夜晚的旷野上 , 此起彼伏的青蛙“呱呱”声 , 像是奏起了一首庆丰收的交响乐曲 。 我们读书时 , 如在课堂上不安静 , 交头接耳 , 嘈杂声较大 , 老师就会以“满堂蛤蟆声”来形容和骂人 , 事实上 , 满田的青蛙叫 , 预示着稻谷长势良好 , 今年又是个丰收年 。
青蛙对人很敏感 , 而且动作敏捷 , 人们走过路过青蛙附近时 , 只要有一点响声 , 青蛙就“扑通”一声跳到水塘或沟渠里 , 很难以捉得到 。 捕捉青蛙 , 就只有靠钓了 , 钓青蛙也成了我们儿时的乐事之一 。
钓青蛙跟钓鱼一样 , 都需要钓竿、钓饵等 , 只不过工具更简单 。 用一根小竹竿作钓竿 , 线就用家里普通的衣线即可 , 不过要结实点的 , 钓饵呢 , 我们常用的是南瓜花的花朵 , 粉红色的南瓜花朵 , 醒目又鲜艳 , 容易上钓 。
钓青蛙的最佳时节是盛夏的早上和傍晚 , 此时节早稻已收割 , 晚稻还处于青苗阶段 , 青蛙就栖息在稻田一旁沟渠边的水草丛里 。 钓青蛙的诀窍是人要静、钓饵要动 。 前面说过 , 听到人的动作和声音后 , 青蛙就会跳到水塘或溪水中 , 就很难捉了 , 所以动作要轻 , 如果是结伴的话 , 互相之间最好不要说话 , 以免惊扰 。
不知是生理身体结构 , 还是长期吃飞行的小昆虫养成的习性 , 青蛙对静止的东西熟视无睹 , 对活动的物品才有感觉 , 所以钓青蛙时 , 须将手中的钓竿一上一下不停地抖动 , 这跟钓鱼是不同的 , 青蛙看见上下跳动的南瓜花朵钓饵时 , 才会引起它的注意 , 猛的一口咬住不放 , 感觉到它上钓了 , 就使劲往上提钓竿 , 就大功告成 。
有人会问了 , 青蛙是益虫 , 现在已列入野生保护动物名录加以保护 , 怎么还会去钓呢 。 应该说 , 不知者不为过 ,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 , 青蛙还没有列入野生保护动物之列 , 人们是可以捕捉的 , 再说 , 那时候钓青蛙 , 更多的是小孩子们一种天生的好奇和乐趣 , 成年社员农民对青蛙还是有种天然朴素的情感 , 并没有刻意、大规模地去捕捉 , 我们上小学二三年级时 , 老师就告诉我们说青蛙是益虫 , 是农民的好帮手 , 粮食丰收离不开它 , 自此后 , 我们就基本不去钓了 , 那个年代 , 人们对青蛙的生存并没有造成较大的影响 。 真正要反思的是后来的八九十年代 , 农村改革开放 , 自由自私的一面呈现出来 , 一些人把捕捉、买卖青蛙当作一项有利可图的产业 , 造成青蛙大面积减少 。 保护野生动物 , 学会与它们和谐共生共存 , 永远是摆在人类面前的一道课题 。
推荐阅读
- BBC专为低龄儿童打造的纪录片,建议收藏
- 问鼎“世界航天奖”,天问一号团队当之无愧
- 2022年9月22 日《火星人玩转地球》
- 理性下的基因赛道,华大智造虚火几何?
- 2003年神州五号进入太空后,杨利伟听到敲门声,后来才知其原因
- 毫米波雷达感知技术,雷达人体存在感应器,实时静止存在感知应用
- 爱因斯坦死前说了两句话,护士没听懂,他死后大脑被切成240片
- 备战这么久,美“太空霸权”最终还是崩了,中国正一步步废掉美国武功
- 造物主真的存在吗?科学每前进一步,离真相就会更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