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农村风气大变,老人组团偷窃!南瓜被盗,蜜薯被挖,种地人咋办?】

秋收如火如荼 , 大江南北 , 黄河两岸都是一派丰收的景象 。 稻谷香 , 瓜果甜 , 农民沉浸在收获的喜悦之中 。 然而其背后的心酸与苦累却不为人所知 , 报道也是甚少 , 因为农民面对的不仅是劳累、泥污还有天灾人祸 , 其中最让人愤恨的就是好好的粮食被偷了 。
庄稼被偷这种事在以前虽然有但是不常见 , 只会听说谁家玉米被掰了几个棒子 , 损失几乎都不大 , 因而也引不起热议 , 再说家家户户都种地 , 左右邻里相亲的 , 也没几个存心去偷盗别人的东西 。
但是最近几年种植的庄稼被盗事件层出不穷 , 主要作案团伙都为老年人 , 被偷盗的对象要么是外乡人 , 要么就是种植大户 , 而今年的秋收就有好几起承包地的庄稼被偷事件 。
老人组团偷南瓜:我年老多病 , 你能拿我怎么办?一位95后的女士返乡投资100多万流转耕地 , 全部用来种植南瓜 , 本以为能够脱离城市的喧嚣过上乡村静谧且安逸的生活 , 不用看上司脸色 , 不用求客户 , 不用做文案也不用熬夜 , 就这样不声不响的把钱赚了 , 它不香吗?
然而 , 事实总是无情的 , 本以为是一场简单的返乡创业 , 种地、收割、卖钱 , 从没有想到原来农村也是充满了蛮不讲理 , 甚至有时候连法律都不讲 , 自己的辛苦种植的南瓜不仅每天被盗窃 , 还因为自己报警被不少人直接砍坏、扔掉泄愤 。
据悉 , 这些偷瓜的人多数是附近农村60岁以上的老人 , 经过口口相传之下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偷瓜的队伍之中 , 有的人装在麻袋里、有的抱着跑、有的用板车拉 。 每当被抓住时这些老人总是有理由 , 比如:不是我一个人偷的 , 大家都有份 。 有的倚老卖老:我年老多病 , 你能拿我怎么办?
最后种植户即便报警也只是对这些老人批评教育 , 下次继续偷 , 弄个女士焦头烂额 , 损失惨重 。
村民组团偷蜜薯:不是偷得 , 是在地里拾的无独有偶 , 河北新乐市73岁的贺先生今年种植的蜜薯也被村民组团偷窃 , 仅是每一天都损失1000多元 。
据悉 , 贺先生在新乐市彭家庄乡承包了600多亩地用来种植蜜薯 , 前后种植了七八年的时间 , 满看着蜜薯成熟 , 要喜获丰收赚大钱了 , 贺先生每天组织50多个老农民工进行收红薯 。 然而 , 在最近两年 , 尤其是今年红薯被大量采盗 。
贺先生表示:自己的蜜薯还没有收完 , 就有大量的村民过来捡拾 , 甚至许多还没有开始收的地方也被扒开偷窃 , 从早到晚 , 有的人甚至打着头灯到夜里十一二点 , 自己和家庭每天都要进行看护 , 一天睡不到两三个小时 。
即便这样 , 还有当着面偷的 , 撵都撵不走 , 你一说 , 他们还狡辩说:我不是偷的 , 是在地里拾的 。
为何形成偷窃之风?农村人咋了?这样的组团偷人家庄稼的已经不是个例 , 甚至成为了风气 , 早已经失去了农村那种质朴的形象 。 这些谈随着红薯、南瓜、玉米等专家的收获 , 这样名为“捡拾”实为偷窃的事件发生了很多 。
而之所以导致这种风气 , 组团偷窃庄稼的原因是很多的 。
首先 , 失地的农民越来越多 。 这样就造成了在秋收的时候有大量的老人闲着没事干 , 那么这些勤劳了一辈子的农民就要为自己找些事做 , 而去地里捡拾麦穗、玉米、花生、南瓜、红薯等等既能收获粮食 , 又能锻炼身体 , 反正就是不能闲着 。
其次 , 违法成本太低 。 这些年龄大的老人即便是偷窃 , 在数额不大的情况下也是不能够进行拘留关押的 , 可以说法律都拿他们没有办法 。 而且这些人也不懂法 , 都在想别人可以为什么我不行?他拿了我不拿就是吃亏了 。
当然 , 这也和农民收入低有关 , 如果每月有三五千的养老金 , 这些人的娱乐生活就能多得多 , 没事旅游、打麻将;或者说农村的老人娱乐项目太少 , 难以打发这些老人的时间 , 从而形成了这样组团“偷人家”东西的风气 。
而这种风气是必须要禁止的 , 不然对于农村的营商环境是巨大的伤害 , 谁也不想着一种地就担心被偷 , 这样以后也就没人种地、没人投资 , 农村也就无从发展 。
推荐阅读
- 一组油画,带你走进70年代农村生活
- 离异少妇被房东骚扰,疯狂示爱:只要你答应我,以后房租都免费
- 昆山男子随礼1000元到山东农村吃席,得知一桌菜只要400元,走了
- 纪实女子结婚后多管闲事,和农村姑姐要种地钱,姑姐:给我保姆费
- 丈夫发现老婆与一男子躲在车内,愤怒异常,老婆:我帮他试减震呢
- 散文:乡村吃席喝酒变迁记
- 农村酒席的尴尬现象,高档酒水随处可见,但却无人问津究竟为何?
- 纪实:妻子经常外出,丈夫监听车上窃听器:刚在车上交流完
- 1973杨得志到农村看老战友,发现他看病都没钱,县委:怀疑是特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