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巨匪曹振亚:逃亡路上跳天坑“自杀”,跳进去后竟被渔网兜住( 二 )


罪大恶极的土匪头子
湘西巨匪曹振亚 , 出生在1903年的湘西永顺县城 。 他的父亲曹圭如 , 在川军杨森手下任团长 。 由于工作繁忙 , 再加上曹振亚演技高超 , 导致父亲曹圭如一直没有发现儿子曹振亚已经彻底长歪了 。
待到曹圭如注意到时 , 曹振亚早已在当地混出了“小霸王”的名号 。 见到自己一向疼爱的儿子变成了这样 , 曹圭如在家大发雷霆后 , 果断带着16岁的曹振亚来到了四川 , 将他送到成都讲武堂去上军校 , 期望自己的儿子能够改邪归正 , 走上正途 。
可结果注定要让曹圭如失望了 。 曹振亚不仅在军校里花天酒地 , 更是拉帮结派 , 无恶不作 。 当然 , 曹振亚在军校也有收获:他在军校里掌握了诸多格斗技巧 , 武力大增 。 他努力学习这些 , 正是为了让自己拉帮结派的行动能够更加顺利 , 毕竟当老大也是要有实力的 。

但曹振亚的这些行为 , 是注定拿不到军校毕业证的 。 不过曹振亚作为一名拥有诸多“小弟”的“大哥” , 有不少人为他鞍前马后 。 所以他在1929年顺利地拿到了伪造的毕业证 , 并带着他的诸多“老婆”找到了在川军工作的父亲 。
曹圭如本以为儿子能够改邪归正 , 谁知却如此不着调 。 看着儿子领回家来的一群“儿媳妇” , 曹圭如终究是一口气没上来 , 被儿子活生生地气死了 。
曹圭如去世后 , 曹振亚一看:完了 , 以后再也不能打着父亲的旗号为非作歹了 。 靠山没了的曹振亚只得回到湘西老家 , 找到自己曾经的小弟 , 继续在当地无恶不作、烧杀抢掠 。
不过这“老大”毕竟当得名不正言不顺 , 所以曹振亚想到了花钱买官的办法 。 1929年的官场极为混乱 , 只要有钱都能买个官当当 。 曹振亚先是拿钱当上了保安团副团长 , 后面更是凭借强大的兵力当上了警察局局长兼自卫总队长 。

有官职在身的曹振亚 , 收起小弟来可谓底气十足 , 因此他手下的人马也逐渐扩充到了上千人 。 曹振亚在那时可没干什么好事 , 不但在当地欺压百姓 , 更是在1935年红军长征之后 , 对根据地留下的红军与革命群众进行迫害 。
1935年的冬天 , 我们的游击队长彭长绪 , 在红色根据地不幸被捕 。 不知出于什么目的 , 曹振亚竟然将他挂在树上剥皮 。 彭长绪同志就这样 , 牺牲在了红色根据地石堤镇 。 而这样的血债 , 曹振亚又何止欠我们一笔?
1949年 , 手里兵力高达三千多人的曹振亚 , 意外收到了李默庵准备收编湘西各路土匪的消息 。 曹振亚兴奋极了 , 自诩“正规军”的他想着 , 自己手下这么多人一旦收编 , 自己肯定能够升官 。
谁知 , 那时的国民党名义上说是组建“戡乱建国大队” , 实际上是要各个地方小官出钱出人 , 而掌控权却在李默庵手里 。

想明白里面的弯弯绕绕后 , 曹振亚气坏了 。 他心想:自己当了这么多年警察局长兼自卫总队长 , 好不容易手底下有了三千人马 , 你还要来剥削我 , 我还不干了呢!
于是 , 曹振亚带领自己的人马 , 当即在永顺造反了 。 由于国民党毫无防备 , 曹振亚顺利地拿下了永顺县城 , 顺带着将湘西行署的保安团也缴了械 。
曹振亚此举无疑是把李默庵的脸 , 放在地上踩 。 李默庵哪里忍得了这口气?他当即派兵前往永顺 , 企图平叛曹振亚 。 谁知他派去的人极不靠谱 , 经过曹振亚的游说 , 居然也选择了叛变 。
兵力大增的曹振亚 , 当即带领自己的人马出兵攻打湘西重镇常德 。 而这里 , 正是李默庵在湘西的大本营 。
曹振亚手下的悍匪打起仗来根本不要命 , 他们很快就杀到了湘西重镇沅陵 。 无奈之下 , 李默庵只好派兵增援 , 可双方激战了一个多月 , 也没分出个胜负 。
蒋介石见李默庵损失惨重 , 于是就换掉了李默庵 。 宋希濂这才来到了湘西 , 收拾李默庵留下的残局 。

我们前面说过 , 来到湘西的宋希濂 , 经过与曹振亚的几次交锋 , 决定收编湘西土匪 。 而宋希濂第一个选中的人 , 就是曹振亚 。 那他为何会选中曹振亚呢?
宋希濂的计划——曹振亚咬钩
宋希濂选择曹振亚有两个原因:第一 , 曹振亚是个不折不扣的反革命分子 。 第二 , 宋希濂明白 , 官职对于曹振亚来说有着致命的吸引力 。
确定了自己的计划后 。 宋希濂找到了曹振亚 , 用所谓的“任命书”任命他为暂编二师师长、湘鄂边反共游击总司令 , 顺利收编了曹振亚的部队 。
宋希濂一边用“任命书”收买曹振亚以及他的部下 , 一边觉得湘西的土匪简直蠢笨如猪 。 在宋希濂看来 , 所谓的“任命书”不过废纸一张 , 又没有实权 。 即使封个几十、几百个团长、司令 , 也不会影响国民党分毫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