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鲸鱼腹中会是什么感觉?一个手无寸铁的人,还有机会逃生吗?( 二 )


除了抹香鲸外 , 虎鲸也具备将人吞噬的能力 , 因为它们具有能够撕裂动物骨肉的牙齿 , 这大概是最有威胁性的鲸鱼 。

鲸鱼的捕猎大多数时候都发生在深海 , 很少会有在浅海捕食的案例 。
因为这对它们来讲很可能会面临搁浅的危险 , 并且它们也不会对人类感兴趣 。
以抹香鲸为例 , 如果人类真的被它吞下 , 大概率会被鲸鱼消化 , 然后变成龙涎香的一部分重新回到水面 。
手无寸铁的人在进入鲸鱼内部如果没有呼吸设备的辅助 , 很快便会死于窒息 。
在有呼吸辅助的情况下 , 成为食物的人类会经历3个消化阶段 。 第一部分为前胃 , 这里主要用于磨碎食物然后经由胃酸进行消化 。
初步消化后会被喷入主胃 , 这部分与人类的胃腔类似 , 并且消化液中会混入盐酸和蛋白质消化酶 。

来到第三胃 , 这里有脂肪消化酶 , 在碱性液体的帮助下 , 胃酸得以中和 , 防止消化液对肠胃造成伤害 。
想要从鲸鱼腹中逃离就别想了 , 这里的胃壁都是折叠的 , 并且在强大胃蠕动下 , 人几乎无法行动 。
总而言之 , 鲸鱼不会主动攻击人类 , 也不会以人类作为主要食物 , 鲸鱼的生理结构和捕食习性决定了这种体验不可能会发生 。

了解鲸鱼
鲸鱼大致可以分为须鲸和齿鲸 , 作为一种水生哺乳动物 , 它们的祖先其实是偶蹄目动物的一个分支 。
由于海洋环境食物充足 , 并且生长环境更广阔 , 这给鲸的生长提供了更多条件 。
海水的浮力和密度允许鲸鱼的骨骼长得更加粗壮 , 它们身体中的其他器官开始退化 , 直至保留尾鳍和宽大的躯体 。
这种鲸鱼的进化几乎处于同一时期 , 但是在渐新世早期 , 两者的祖先开始分道扬镳 。
在后来的进化中 , 两者的生理构造和功能表现出现了结构性的差异 。

例如须鲸的鲸脂中没有蜡酯沉积物 , 也没有支链脂肪酸 。 现代齿鲸不依赖视觉 , 主要依靠声纳定位来捕捉食物 。
从解剖学来看 , 以抹香鲸这样的大型齿鲸为例 , 它们拥有覆盖牙本质细胞的牙骨质细胞 。
与人类牙齿不同 , 人类牙齿主要由牙釉质覆盖 。
鲸鱼的牙齿在牙龈外有牙骨质 , 只有当牙尖的牙骨质磨损后 , 牙釉质才会显现出来 。
除了抹香鲸以外 , 大多数齿鲸的体型都比须鲸要小 。
不同物种之间的牙齿差异很大 , 例如海豚这种 , 有的下颚牙齿有100多颗 , 但有的几乎就没有牙齿 , 或者只有少量的单根生长的长牙 。

须鲸在口腔结构中表现与齿鲸差异较大 , 这主要体现在它们异化的角质板上 。
这是一种由钙化的硬α-角蛋白材料构成的结构 , 其中间细丝为蛋白质制成的纤维增强结构 。
鲸须的钙化程度因物种而异 , 例如塞鲸口腔中的鲸须含有14.5%的羟基磷灰石 。
这是一种覆盖牙齿和骨骼的矿物质 , 小须鲸的羟基磷灰石含量较少 , 一般在1~4%左右 。

这种角蛋白结构并不是鲸鱼独有 , 本质上是其成分差异导致 。
例如羊毛中也存在这样的物质 , 但是它们的含量非常少 , 并且在风干后也会发生变化 。
但是鲸鱼作为水生物种 , 会在钙盐的帮助下形成硬化 。 鲸须主要附着在鲸鱼的上颚中 , 中部没有鲸须 。
口腔两边形成两个独立的鲸须梳 , 随着口腔深度的不断变化 , 鲸须会从鲸须板逐渐变成细小的小毛发 。
无论是齿鲸还是须鲸 , 鲸鱼的口腔进化都是为了进食服务 。
但事实上它们的喉咙只允许一些小鱼小虾通过 , 即便是大型鲸鱼也不例外 。

一般来讲 , 鲸鱼的咽喉通道只有成年的拳头大小 。
须鲸会在进食的过程中混着海水将鱼虾吞入口中 , 然后通过鲸须过滤出海水 , 最后吞入磷虾、浮游生物、小鱼等小型生物 。
齿鲸的进食相对来讲略微不同 , 由于它们的牙齿功能还没有完全异化 , 所以在食物选择方面它们更具有掠食性 。
另外 , 大多数鲸鱼也没有进化出可以撕裂或者咬开结实的骨肉的牙齿 。

如果想要进食人类这样的大型生物 , 这部分结构必不可少 , 而它们根本没有这样的牙齿 。
人类可以通过捕鲸船猎杀鲸鱼 , 每年有数百头鲸鱼被捕杀 , 这让它们的繁衍生存岌岌可危 。
渔场的渔网、大型船只的撞击都会导致鲸鱼搁浅 。
与其思考鲸鱼给人带来的威胁 , 不如考虑人类对鲸鱼生活的影响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