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也会通过观察“迪戴莫斯”的亮度变化 , 计算出“迪莫弗斯”遭到撞击后的轨道周期变化 , 由于是刚刚撞击完成 , 收集相关的数据还需要一段时间 , 所以目前NASA也无法给出准确的撞击效果报告 , 还需要等待一段时间 , 才能够知道结果 。
撞击的效果如何 , 还要取决于“迪莫弗斯”的组成 , 如果它是一个紧固的实心小行星 , 那航天器只能在表面撞出一个坑 , 效果不会太大 , 如果它是由大量碎岩石组成 , 那么高速的动能撞击就有可能将大量的岩石送入太空 , 产生的撞击效果就会更好 。
不管最终结果如何 , 我们想要防御小行星 , 保护地球 , 目前能够做到的方法或许只有撞击法 , 而撞击法效果的好坏跟航天器的质量和速度有直接关系 , 质量越大 , 速度越快 , 产生的动能就会越好 , 只要动能足够大 , 任何的小行星无法承受一次撞击 , 能够改变运行轨道 。
当然 , 以“双小行星重定向测试”航天器的质量和速度 , 只能去改变比较小的小行星运行轨道 , 例如:此次测试的就是一个直径只有160米的小行星 , 而更大的小行星没有足够强大的动能撞击 , 很难改变运行轨道 , 而对地球和人类真正具备强大威胁的 , 正是那些直径比较大的小行星 。
【时速2.25万公里,航天器成功撞击小行星,执行行星防御任务】人类只有研究出更强大的撞击航天器 , 才有可能真正防御地球的近地轨道 , 让小行星无法对我们产生威胁 。 在小行星防御计划上 , 人类已经走出了第一步 , 相信在未来 , 地球的近地轨道会布置很多的撞击航天器 , 它们时刻准备着 , 对地球产生威胁的小行星给予迎头重击 , 保护人类文明的延续发展 。
推荐阅读
- 宇宙中的“流浪天体”,没有白天只有夜晚,最终结局或是走向毁灭
- 王亚平从太空带回的玉米种子结果了!
- 远程操纵机器人去月球“挖宝”,欧洲航天局拟明年进行大型实验
- 自然界最可怕的吞食者——黑叉齿鱼,能吃下自身体重10倍的猎物
- 人类的时间不多了?太阳的寿命约剩50亿年,真正的希望是红矮星
- 火星已成“垃圾堆”!人类在火星留下了,7000多千克的废弃物
- 火星没有人却已变成“垃圾堆”!科学家发现火星出现近7吨废弃物
- 3万摄氏度加上3千万个大气压:如果人类强行登“陆”木星会怎样?
- 太阳系有个“超级大水库”,地球的水量可能不及它的一个零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