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住老大家却照顾老二孩子,让老二殴打老大,让大儿媳丢了工作( 二 )


然而先是大儿媳在家门口辱骂公公婆婆 , 后又把老两口的家当扔出家门 , 兄弟俩从外面赶回来解决矛盾 , 却闹得一家子人大打出手 , 还多处流血受伤 , 并且受到了行政拘留 , 还让大儿媳杨芳丽暂被停止工作 。
那究竟是什么原因 , 让这一大家子变得水火不容呢?
王胜说到:是他的小儿子扑向父亲怀里 , 可是却被父亲推开 , 这一幕刚好被妻子看到了 , 所以妻子就生气了 。
王胜说 , 就是因为父亲“推孙子”这一个举动 , 引发了妻子和父母的争吵 。
调解员觉得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 , 那么一家人矛盾的结到底在哪里?“被推开的拥抱”真的有这么大的魔力吗?
王先生却否认他推过孙子 , 因为他特别宠爱小孙子 , 经常抱在怀里 , 还买各种玩具和零食 , 觉得就是儿子信口雌黄 。
王胜表示具体推没有推 , 他也不知道 , 是妻子给他说的 。
但是他不再对父母抱有任何期望 , 不管是最近还是从前 , 父母始终一晚上没有端平过 。
王胜说到:原本他们一家人协商 , 父母在两个儿子家轮流居住一年 , 空闲的时候也可以帮忙照顾下孙子们 , 然而父母却表示弟弟的孩子更小 , 更需要他们 , 所以就住在自己家 , 却照顾弟弟的孩子 。
然而王先生却不承认 , 他认为他没有偏心任何人 , 是大儿子在找借口 。
王胜表示 , 在他的认知里 , 父母做的每一件事情都偏心弟弟 , 但是父母从来不承认 , 而且父母和弟弟越走越近 , 和他却越来越疏远 。

调解员听后明白了王胜的委屈 , 说到:因为你们两夫妻拖着两个孩子 , 正是需要父母帮助 , 可是父母偏心弟弟 , 所以才会越来越生气 。

但是王胜有没有站在父母的角度去考虑 , 老人也有他们的难处 , 而且有矛盾应该坐下来谈谈 , 妻子和父母发生矛盾 , 王胜应该起到调和作用 , 而不是让矛盾激化 。
听到调解员的话 , 王胜再一次陷入了沉默 , 也明白了自己钻进了一个牛角尖里 。
调解员员认为 , 王先生老两口对两个儿子确实也存在不公平 , 导致了家庭矛盾加剧 。
因此调解员对老两口也提出了建议:家有千口 , 主事一人 , 一个家庭人再多 , 应该有一个人来当这个家长 , 而这个家长要睿智且明事理 , 能够把大事化小 , 小事化了 , 让一家人和睦而融洽 。
可你虽然作为家长 , 却成为家庭的一个“搅屎棍” , 明明你和儿媳妇发生小矛盾 , 你非要把大儿子一家人 , 小儿子一家人全部卷进来 , 弄得居委会 , 学校哪里都知道 。
因此 , 你就不是一个合格父亲 。

作为家长 , 第一、你应该领导家庭的方向 , 凡事以“和睦”为准 , 而不是让家庭支离破碎 。
第二、你应该主持公道 , 该说的话得说 , 该做的要做 , 但是不该说的话 , 一句不要多说 , 更不要无中生有或者搬弄是非 。
第三、你作为老人 , 作为长辈 , 应该有心胸和度量 , 不要和孩子们斤斤计较 。
第四、更要一碗水端平 , 不要厚此薄彼 , 伤了孩子们的心 。
听到调解员语重心长的话语 , 王先生和老伴王燕看着大儿子的方向也陷入了沉默 。
此时的王先生也想到了很多过去的事情 , 他们老两口也是非常委屈 。
王先生说到:妻子生病住院时候 , 他手臂也痛的厉害要针灸治疗 。
可是大儿子大儿媳根本没有去医院照顾 , 只有小儿子去医院帮忙照顾了几天 , 而大儿子打电话只是让他赶紧回去帮忙接送两个孙子上学放学 。
因此 , 王先生觉得没有任何意义 , 儿子儿媳根本心里没有他们 。
王胜觉得父母偏心 , 父母委屈着大儿子不闻不问 , 不关心他们 , 两代人各有各的不满 。
王胜对调解员说到:由于自己是儿子 , 所以每次父母偏心或者对小两口指手画脚 , 他都会压着自己的妻子 , 可能是妻子被压太久了 , 一下就爆发了 , 每次家里有任何问题 , 都是他先认错 , 所以他也委屈 。
调解员说到:过去的事情就不纠结了 , 爆办法总比烦恼多 , 办法总比否定多 , 作为儿子 , 你要相信自己肯定能够调和好妻子和父母的关系 , 也能处理好和兄弟的关系 。
调解员对三人都提出了建议 , 要求王胜夫妻俩不管有任何矛盾 , 一定不能够扔东西 , 或者把父母赶出家门 。
也要求王先生夫妻俩 , 有问题直接和儿子沟通 , 对儿媳妇有意见 , 也和儿子沟通 , 不要再到处去说你家里的事情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