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祖英:和丈夫分居8年,39岁做妈妈,帮母亲找老伴照顾聋哑弟弟


宋祖英:和丈夫分居8年,39岁做妈妈,帮母亲找老伴照顾聋哑弟弟


文章图片


宋祖英:和丈夫分居8年,39岁做妈妈,帮母亲找老伴照顾聋哑弟弟


文章图片


宋祖英:和丈夫分居8年,39岁做妈妈,帮母亲找老伴照顾聋哑弟弟


文章图片


宋祖英:和丈夫分居8年,39岁做妈妈,帮母亲找老伴照顾聋哑弟弟


文章图片


宋祖英:和丈夫分居8年,39岁做妈妈,帮母亲找老伴照顾聋哑弟弟


文章图片


宋祖英:和丈夫分居8年,39岁做妈妈,帮母亲找老伴照顾聋哑弟弟


文章图片


宋祖英:和丈夫分居8年,39岁做妈妈,帮母亲找老伴照顾聋哑弟弟


文章图片


宋祖英:和丈夫分居8年,39岁做妈妈,帮母亲找老伴照顾聋哑弟弟


文章图片


宋祖英:和丈夫分居8年,39岁做妈妈,帮母亲找老伴照顾聋哑弟弟


文章图片


宋祖英:和丈夫分居8年,39岁做妈妈,帮母亲找老伴照顾聋哑弟弟


文章图片


宋祖英:和丈夫分居8年,39岁做妈妈,帮母亲找老伴照顾聋哑弟弟


文章图片


宋祖英:和丈夫分居8年,39岁做妈妈,帮母亲找老伴照顾聋哑弟弟


当地一位女中学生 , 得知宋祖英一行去凤凰的齐梁洞拍摄 。 她便徒步赶了几十里山路 , 在洞外等了整整一天 , 为的就是能见宋祖英一面 。

在湘西州的民族宾馆 , 一位服务员为了要到宋祖英的签名 , 放下工作等了她两天两夜 。 哪怕宾馆通知他 , 要扣他的工资 , 也完全不在乎 。 一直要到了宋祖英的签名 , 又收下他送的鲜花 , 这服务员才满意而去 。 除了年轻人狂热 , 家乡的老年人 , 也都想亲眼看看这个从湘西走出去的歌唱家 。 便当地媒体形容:宋祖英让家乡不安宁了 。 在湘西人眼里 , 宋祖英这位苗家的妹子 , 可是他们的骄傲 。

1966年 , 宋祖英出生在湘西古丈县岩头寨乡的一个村寨 。 那个村子是宋祖英的外婆家 , 村里只有四五户人家 。 宋祖英出生在农历六月 , 小时候 , 家里人都喊她叫六六 。 10岁之前 , 宋祖英一直都是在外婆家度过的 。 苗乡人天生就会唱歌 , 宋祖英也不例外 。 刚刚记事起 , 她就跟着外婆和母亲 , 学了很多山歌 。

6岁 , 有了大名的宋祖英开始上学 。 那时外婆家距离学校很远 。 路上 , 要翻过两座山梁 , 还要趟过三条溪流 , 全程都是山间小道 。 所以 , 从第一天开始上学 , 她就是住校的 。 每周只有星期六才能回家一趟 。 10岁以后 , 宋祖英回了自己家 。 从那而后 , 她和父亲相处了短暂的一段时光 。 父亲当年是村里唯一上过中专的人 。 曾经做过中学老师 , 后来还改行做过医生 。 宋祖英出生的前两年 , 父亲响应国家精简公职人员的号召 , 从此返回家乡务农 。 因为有文化有知识 , 回到村里就被推选为村会计兼团支部书记 。 在宋祖英仅有的记忆里 , 父亲是个心灵手巧的人 。

他会拉二胡 , 还会吹笛子 , 关键这些乐器都是自己动手做的 。 这对童年时代的宋祖英来说 , 应该是最早的音乐启蒙了 。 除了有音乐天分 , 父亲甚至还会缝制衣服 。 只可惜这样一位充满灵性的人 , 身体一直不好 。 宋祖英是家里的老大 , 她还有一个弟弟和一个妹妹 。 父亲后来染上肺结核 , 全家的重担 , 都压在了母亲肩头 。 宋祖英上初中后 , 家里更加困难 。 因为凑不齐学费 , 亲友们都劝宋祖英的母亲 , 让大女儿别上学 , 回家帮她操持家务 。 但母亲是一个要强的人 , 初二那年 , 为了给女儿凑学费 , 硬是从驻村地质勘探队的一个技术员那里借了几块钱 。 后来父亲去世 , 家里实在太穷 , 亲友又劝母亲让女儿退学 。

但母亲对亲友们说 , 我不能也让女儿跟自己一样 , 一辈子做一个睁着眼睛的瞎子 。 所以多年以后 , 宋祖英内心对母亲的感激和依恋 , 依旧浓烈 。 正是母亲的这份坚持 , 直接改变了女儿的命运 。 因为歌唱得好 , 还在上初中时 , 宋祖英就成了学校文艺宣传队队员 。 再后来 , 古丈县歌剧团到岩头寨乡中学招收学员 。 会唱歌的宋祖英 , 就此进入了县歌剧团 。 在县歌剧团 , 宋祖英整整学了三年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