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波南帕克绚丽的壁画艺术入手,探析玛雅古文明的一角( 二 )


在公元八世纪时 , 玛雅文化正值鼎盛时期 , 玛雅城邦之间征战连连 , 在波南帕克国王占·木丸二世统治时期尤为显著 。 其中一幅壁画纪念他获胜的壁画上记载了战争开始的那一天 , 日期也被象形文字记录着 , “磁占13 , 亚星13” , 就是公元792年8月6日 。 对于那一天行星位置的记载表明 , 那是天文学上非常特殊的一天 , 在这一天太阳、地球和金星连成了一条直线 。

这个壁画不不仅强调了国王对军事胜利的重视 , 还表明了玛雅人将战争的开始和金星的出现关联在一起 。 玛雅人将金星视作战争之神 , 如果王者的神圣象征太阳和战争之神金星连成直线 , 意味着这就是最适合展开军事运动的时间 。 另一种更罕见的金星和太阳结合的方式是金星凌日 , 也就是金星穿过太阳的正面 , 这奇特的天文现象在百年里也就可能出现聊聊数次 。
金星在太阳表面移动的时间仅有短短的几个小时 , 但是玛雅人却在遥远的过去就观察到了这个罕见的天文现象 , 并记录在了壁画当中 , 天文学家不得不感慨玛雅人竟然连这种罕见的现象都了解 。 在另一幅绘制于公元13世纪的壁画上 , 太阳就位于中心位置 , 太阳圆面里包含了一个人物形象 , 考古学家判断出它是金星 , 圆润的图形、线条与其他美洲地区的壁画相似 。

波南帕克城中最突出的壁画——胜利之歌《凯旋图》
在第二个房间的壁画上的画面是非常著名的《凯旋图》 , 这也是至今为止遗留下来最完整的玛雅文明的绘画作品 。 这幅壁画铺满了一整面墙 , 其中一共有37个人物 , 画面生动地表现了战争结束后胜利者们凯旋时的场景 。 玛雅人通过用这种方式来衬托胜利者的荣耀和张扬 , 它可以说是玛雅古文明的绘画作品中最杰出的代表作 。
这个壁画当中的凯旋场面是在一个建筑物的台阶上 , 士兵们手举着长矛、火把 , 头上戴着各种头饰的士兵站在台阶的最上层 , 他们的军事首领盛装站在台阶的中央 , 台阶的最下方还有一队拿着武器并看守着许多俘虏的武士 。 壁画上的这些胜利者全都装扮华丽 , 戴着各种精致高耸的头饰 , 他们看起来体魄健壮 , 不可一世 , 骄横傲慢 。

壁画中的俘虏们一个个衣衫褴褛 , 几乎都裸露着身体 , 他们全部都面色恐慌地跪在胜利者的面前 , 只能听凭敌人处置 。 画面中变现出来了遭受各种刑法之后的俘虏的不同的状态 , 其中有举着流血的双手请求胜利者宽恕的俘虏首领 , 有在酷刑下昏迷不醒、奄奄一息倚在台阶上的武士 , 还有不愿低头服从已经被斩首的俘虏等 。
这幅壁画的创作目的是不言而喻的 , 玛雅人为了记录自己曾经征服异族的光荣战斗历史 。 他们希望找到一种能够长久地记录他们胜利之后的欢呼之景的方式 , 让子孙后代一直为他们歌功颂德 。 这些壁画在人物的表现方式上 , 通过胜利者和失败者的强大与弱小、华丽与凄凉、尊贵与卑微等等的强烈对比 , 身为阶下囚的俘虏们在胜利者的耀武扬威下显得格外悲惨 , 同时也显示出了多种复杂的人性的真实面貌 。

评价:
古典时期的玛雅古城几乎都没有城墙和任何防御工事 , 因此很多早期研究玛雅文明的学者认为玛雅人是一个不具有侵略性 , 并且热爱和平的民族 。 但随着这些壁画的出世 , 让世人真正地了解到玛雅人和其他民族一样 , 都存在着战争和杀戮 。 不仅波南帕克的壁画栩栩如生地表现出了战争场景 , 事实上 , 近些年来在玛雅古城遗迹的废墟里发掘出来的武器残骸更加进一步证实了这一点 。
在战争的惨烈影响下 , 异族人蒙受着极大的羞辱 , 毫无颜面地任凭玛雅人处置 。 他们或是在祭坛前被杀死 , 或是被贩卖为奴隶 , 又或是终身服役 , 无论如何作为失败者的他们将永无翻身之日 。 但是 , 壁画上却描绘出了他们在忍受着屈辱的对待时的惴惴不安 , 却依旧四处寻觅能够生存的一线生机 。 他们这样凄凉的情景下 , 仍然抱有求生的本能 , 渴望重获自由 , 即使是失去尊严 , 苟且偷生 。
这些情景的描绘给原本属于胜利者的欢乐气氛增添了一层沉重、压抑的氛围 , 这也恰恰给后人带来了更多的警醒和反思 。 一千多年以来 , 一直隐匿在一片原始森林之中的波南帕克 , 城中的壁画也避免了许多自然风化 , 以及人为的破坏等因素造成的影响 。
这些壁画在刚刚被发现的时候 , 所呈现出来的样貌光彩夺目 , 色泽亮丽 , 看起来十分耀眼 。 但是 ,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去到那里进行频繁的参观和考察 , 使得这些壁画很快的就失去了原来曾经鲜活的部分颜色与光泽 。 虽然 , 专业学者在此之前就已经完整地复制出了这些壁画的样貌 , 人类也得以将它们永远留存于世 , 但是这远远不及它们在墙壁上继续闪耀着的意义巨大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