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是 , 这台微波炉用了17年都没坏 , 结果被他们验证做实验活活弄坏了 。
有一位天文学家们正写了一篇论文还没来得及发表 , 就传出帕克斯望远镜发现的信号是微波炉的新闻 , 论文瞬间不香了 。
不过不要紧 , 这位天文学家立马写了一片新的论文 , 名字叫做《Identifying the source of perythons at the Parkes radio telescope》 。
翻译过来就是在“帕克斯射电望远镜上识别perythons的来源” , 真的是诠释了什么叫做办法总比困难多 。
天文学家们面对这个结果也是五味杂陈 , 一方面他们取得了研究结果 , 那就是信息源头是微波炉;另一方面 , 他们为此努力了17年 , 而这17年的努力现在一切都归0了 。
不过天文研究就是这么残酷 , 因为它本身就是先提出假说再去论证 , 论证结果很有可能就与之前的设想相反 。
人为干扰为什么微波炉的电磁波会被帕克斯射电望远镜接受到?原因就在于射电望远镜太敏感了 。
射电望远镜与其说是千里眼 , 不如说是顺风耳 , 它专门负责接收电磁波 , 各种频率、波长它都能接收到 。
与此同时 , 我们的生活中充满了各种电磁波 , 有手机信号、WiFi信号、电视台信号等等 , 这些也会一并被射电望远镜“听”到 。
但是 , 这些电磁波的频率是已知的 , 因此需要对射电望远镜每天接受的信号进行清理 , 筛除人为信号 。
以世界最大的FAST射电望远镜为例 , 它每天接收的信号有上万条 , 然后人为干扰也有上万条 , 相当于每天都被地球已有的电磁波笼罩着 。
有的时候一天下来 , 就没有一条是可用的 , 天文学家们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筛查、提取有用的信号 。
那有人会说 , 这是因为“听信号”太灵敏了 , 我们使用光学望远镜就没有这个影响 。
这不一定 , 有的时候眼见未必是真 。
2017年 , 夏威夷的凯克望远镜就发现了GN-z11的大爆炸 , 距离我们130亿光年的星系 , 大爆炸发生的时候地球都没诞生 。
这是人类有史以来观测到的最古老的伽马射线爆 , 其意义不亚于发现外星人 。
科学家们也是全力以赴 , 各种发表论文 , 其中有论文发表到了《自然》、《科学》两本杂志上 。
随后查尔斯·斯坦哈特教授发现 , 这场爆炸或许在宇宙中并不存在 , 而是一个围绕地球的物件反射的太阳光 。
这一发现震惊了当时的天文界 , 人们经过仔细的对比后发现 , 所谓的GN-z11大爆炸其实是一块太空垃圾引发的误会 , 和当年的佩里顿信号如出一辙 。
由于人类的活动越来越频繁 , 地球上的望远镜们面临的干涉也越来越多 , 因此 , 如何降低人为干扰成为了天文观测中需要解决的难题 。
远离人烟科学家们认为 , 将望远镜放置在地球之外 , 就可以有效避免各种人为干扰 , 事实上 , 也的确这么做了 。
哈勃、韦伯空间望远镜就是利用火箭将它们发射到太空中去 , 并且尽可能离地球更远 , 这样就不会被地球周围的太空垃圾干扰视线 。
这两枚望远镜也的确不负众望 , 成功传回了价值连城的照片 , 为研究宇宙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
但是 , 空间望远镜仅限于光学望远镜 , 射电望远镜依旧在地球上执行任务 。
【尴不尴尬?科学家追踪了17年的外星信号,竟然来自地球上的微波炉】
NASA曾经计划过 , 将一座射电望远镜建在月球上 , 这样就能排除人类电磁波的干扰 , 接收到更纯粹的宇宙之声 , 只可惜这个打算随着阿波罗计划的结束没有了下文 。
人类的科技发现已经到了会干扰自己的地步 , 我们的地球一直处于一个吵闹的环境 , 这些“噪音”很大一部分是人类自己产生的 。
人类如何在这纷扰中找到一个宁静的环境观测宇宙 , 这需要继续努力 。
或许在宇宙的某一个角落 , 一个高级文明正在观测地球 , 它们也认为人类太吵了!
推荐阅读
- 热议 | 诺奖得主大翻车?被曝54篇论文涉嫌造假,刚撤回4篇PNAS!
- NASA进行防御实验,以飞行器直接撞击小行星
- 科学家想要破解木星北极“八卦图”,却发现一个更不可思议的谜
- 多数大灭绝发生前,都经历过一个相同事件,这个事件到底是什么?
- 人类学家大卫·格雷伯:其实,很多工作都毫无意义!
- “科学让人感觉不到科技的存在”这是我们对未来科技的愿景
- 美国对一颗小行星实施了自杀式攻击
- 宇宙的一切是谁提前安排的?难道造物者真的存在,宇宙不是偶然?
- 塔公草原上的花花草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