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就意味着利用河道锁定抛尸地点以及凶手整个思路是行不通的 。 于是他们便只能够寄希望于唯一可用的线索“编织袋” 。 这个编织袋和普通的袋子是有很大的区别的 , 用来装尸体的袋子上面是有两排机器压制的小孔 。
那么凶手为何会使用这种编织袋呢?实际上换个角度思考 , 凶手杀人抛尸为何不使用那种更加普通的编织袋呢?这只能够说明一点 , 这种编织袋在凶手眼里更加轻而易得 。 所以凶手便随手使用了这样的袋子 。 如果能够找到这种袋子的来源 , 那么也极有可能锁定凶手 。
警方本以为这个一定能成为突破口的时候 , 他们通过走访调查发现这种编织袋是专门用来装羊毛衫的袋子 , 当地很多家这样的工厂都是使用这种袋子的 。 这个消息无疑是对警方的再一次巨大打击 , 工厂这么多加上务工人员流动性大 , 员工都极容易获得这些袋子 , 更别提他们希望在这中间查到凶手了!
案件进展到这里再次陷入了困境 , 因为所有的线索都在这里中断 。 这给办案民警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 此时距离发现浮尸已经过了整整二十多天的时间 , 如果再没有进展这案件或许便会被搁置 , 成为真正的“无头悬案” 。
案件新进展在三月二十八日 , 一名突然到派出所报案的女子让民警重燃起了希望 。 该名女子声称自己的表妹易红和她同来嘉兴打工 , 但是最近却怎么联系也联系不上了 。 最关键的是两人都是云南人 。 警方注意到女子的美甲款式和那具浮尸的一模一样 。
于是警方让女人描述一下易红的体貌特征 , 女人的描述和浮尸的特征基本吻合 。 于是他们让女人看了此前还原的尸体画像 。 女人一下子就认出这画像上的人就是易红 。 二人当时是一起做的同类型的美甲 , 这时候民警已经有了基本判断 , 那浮尸大概率就是易红 。
为了能够做到万无一失 , 他们特意在女人的带领下去了易红的老家一趟 , 提取了易红父母的DNA , 随后便做了DNA鉴定 。 结果显示这具尸体就是易红 。 而且警方也了解到女人此前一直在上海一家足浴店工作 , 后来才来到嘉兴去一家作坊上班 。
一旦确定了尸体的身份 , 就相当于破解了案件的最大难题 。 很快警方便锁定了凶手 , 和易红同居两年的张亮有很大的嫌疑 , 因为在女友失踪之后她告诉易红的朋友 , 宣称他和女人关系破裂 , 易红已经离家出走!此外男人还搬离了此前一直居住的出租屋 。
种种迹象表示此人是做贼心虚 , 于是警方便决定对其实施抓捕 。 几天后在另一个出租屋里找到了张亮 , 并且顺利将其逮捕 。 男人看到警察闯了进来 , 一脸的困惑和愤怒:“我又没犯事 , 你们凭什么抓我呀!警察也不能这样欺负人!”
实施抓捕的警察什么话都没说 , 反倒是拿出了易红的画像 。 张亮看到画像之后垂头丧气 , 而且沉默不语 。 随后便承认了自己杀害易红的犯罪事实 。 在男人的描述中 , 一段堪称是“孽缘”的爱情悲剧公之于众 。
一段孽缘
张亮和易红两年时间一直处于同居状态 , 但是却没有结婚 。 张亮因为妻子去世留下了两个孩子 , 希望尽早找个老婆成个家 。 而在上海足疗店工作的易红情况大同小异 , 早早辍学在社会上打拼 , 和第一任男友分手后留下了两个孩子要照顾 。 易红也认为找个男人才能解决目前的经济困境 。
于是经人介绍 , 二人相识 。 随后易红便来到了嘉兴和张亮过起了同居生活 。 可是张亮只是一家羊毛衫工厂的计件工 , 收入微薄 , 平常自然也不想给易红花钱 。 二人为此争吵了很多回 , 于是易红便决定重操旧业 , 去足疗店打工挣钱 。
可是男人却认为这个职业很不正经 , 说出去非常丢人 。 坚决拒绝易红的想法 , 而且向女人保障自己会改正之前的毛病 , 希望能够原谅他 。 二人就在这样的争吵中分分合合 , 期间他们发现彼此的生活习惯差异巨大 , 男人是那种下班就回家的人 , 而易红则是三天不去酒吧、KTV就会不开心的那种 。
所以两年之后二人决定彻底分手 。 实际上在分手之前男人尝试问过易红:“会不会和我结婚?”但是没想到女人地回答是:“我不是很确定!”这才让张亮彻底下定了和女人分手的决心 。 没想到那天晚上 , 张亮提出分手请求之后 , 易红很激动表示:“只要分手 , 我就找你的朋友谈!”
【18年,浙江河道工发现诡异的编织袋,惊现女尸,后靠一片美甲破案】
推荐阅读
- 浙江车司机用3部手机隐瞒行程,折射大货车谋生不易
- 两女子去露营,陌生男子上前搭讪,得知她们练过散打连忙走开
- 44岁单身男「找年轻女性室友」,条件:共睡床还要付2900元
- 女子地铁站等车无故遭陌生男暴打,右眼或失明,监控拍下当时画面
- 浙江杭州,一男子从网络平台购买冰箱
- 唐山打人主犯被判24年!庭审抱头痛哭,“恶魔”秒变老实小绵羊?
- 案例:男子穿泳裤夜跑,妻子通过泳裤发现端倪,将丈夫的双脚砍断
- 浙江杭州,一名男子因不会办公软件而被公司辞退
- @业主们 遭遇高价收房要谨慎,防止“馅饼”变“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