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朋友圈比较保守 , 后来对比 , 仪表和高德GPS只相差2km/h参看下图)
此时 , 我并没有看到队友 , 于是停下车 , 摘下头盔 , 将一切准备就绪之后 , 390队友才抵达 。 抵达之后我们讨论着其余4人是否已经通过隧道时 , 队友打来电话问我们是否拍完 , 这才知道他们还在玉龙拉措附近 。
队友汇合之后我们开始穿越雀儿山隧道 , 虽然这是我第二次经过这里 , 不同的是第一次是带着那个她 , 而第二次是一群朋友 。 一场是追爱之旅 , 一场是疗伤之旅 , 但没料到的是疗伤变成了追忆 , 这场旅途的心情一直比较沉闷 。
离开雀儿山隧道后 , 风景依然是光秃的山峦及浅绿色的草甸 , 从这里开始 , 便是从4000米海拔一直下降的盘山公路 , 直到德格县城 。
其实G317国道的风景相比于G318要逊色不少 , 因为G318路段的地形地貌更为复杂 , 以及还有海拔落差较大的林芝和波密 , 造就了G318的自然风景更加优美 。 但G317更偏重于人文气息 , 比如赫赫有名的德格印经院 , 色达喇荣佛学院 , 丁青孜珠寺等 , 更有路边随处可见的大型寺庙 。
此行过来在阿坝州及甘孜州见过的寺庙已经非常多 , 所以我们并没有刻意去拍摄或参观寺庙 , 也没有在德格停留 , 而是径直穿过德格县城往昌都方向 。
G317国道和G318国道上的四川和西藏交界处都在金沙江上 , 通过一座桥梁连接 , 桥的这边是四川 , 那头是西藏 。 通过刷身份证和查验核酸后我们顺利进入了西藏 , 而从这开始 , 我们正式进入西藏 , 也算是实现了此行G317进藏的想法 。
刚进入西藏境内 , 路面便变得坑洼不平 , 几乎都是冻土导致的皲裂路面 , 乌黑的沥青缝补痕迹清晰可见 , 我很清楚这种路面如果是雨天 , 那对于摩托车来说将是非常危险的 , 不过庆幸地是我们此行出来并没有一天下雨 。
从这里至江达县城还有大约70公里的路程 , 我们也并未进行过多地停留 , 因为金沙江的两岸的海拔并不是特别高 , 山色也变成了灌木丛 , 这对于从小在农村生活的我来说 , 早已看腻 。
不过就在我们即将抵达江达县城的二十几公里处 , 路边野生猴群吸引了我们 , 旁边停了几辆车 , 也有一些游人在喂这群猴 , 而它们也悠闲地路地在路边等着投喂 。 可见 , 它们对于获得食物的方式已经十分了解 。
在逗留了十几分钟后我们继续启程 , 前往江达县城 。
傍晚7点左右 , 我们终于抵达了江达县城 , 2年前第一次经过时我便知道这座县城时沿着江修建的“一线”城市 , 住宿并不是特别多 , 于是我提议去一家家地询问价格 , 他们表示在网上订 。
最终我去线下问了住宿 , 并得知此时县城已经停水 , 无法洗澡 。 此时队友开始犯了难 , 已经连续2天露营的他们想找一处可以洗澡的地方 , 而此时整个江达县城因为水管爆裂 , 正在抢修 。
有提议继续赶近5个小时的夜路抵达200公里外的昌都市 , 也有不想赶夜路就此住下的队友 , 而此时已是晚上八点左右 , 天色正逐渐暗下来 。
最终我们并没有继续赶路 , 而是留在了江达县城 。
吃饭时KTM队友表示次日开始不再往西藏纵深继续前行 , 而是开始返程 。 我也表示次日一早便会返回四川境内 , 经过白玉抵达巴塘 , 走“格聂南线” , 经过理塘沿G318返回雅安 , 再返回重庆的想法 。 其余4人还在考虑从昌都经过芒康至巴塘的想法 , 而KTM队友则表示和我走一条路线 。
深夜 , 他们4人最终还是确定了我提议的返回四川境内经白玉至巴塘的路线 。
次日 , 我们重回四川境内 , 从江达县沿进入的317国道原路返回至金沙江畔 , 总里程约70公里 。 抵达检查站时 , 汽车排起了长龙 , 但导航显示可以不过金沙江沿着县级公路一直往南抵达江达县岩比乡 , 最后汇入四川甘孜州境内 。 于是我便跟着导航掉头 , 此时一位队友已经“一马当先”深入堵车长龙的缝隙 , 几番电话和微信联系均未接通 。 于是临时决定“兵分两路” , 我和KTM队友继续沿着小路向前探索 , 3人队友前去联系那一人 。
十几公里后 , 正当我和KTM一起快乐地在这条几乎没有人的县级公路上撒欢时 , 那3人队友也跟了上来 , 表示已经联系上那个队友 , 在前面交叉的路口汇合 。 于是我们继续沿着这条小路骑行了十几公里 , 抵达了岩比乡 。 幸运地是此时这座乡镇通往四川省内的大桥并没有封闭 , 我们顺利地通过检查进入了四川省甘孜州境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