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不可忘怀的记忆——邹衡先生对于天马-曲村遗址的学术活动》一文回忆了邹衡先生整理天马-曲村的发掘资料 , 先是在闷热难耐的文物库房中孜孜不倦地整理资料 , 后续修改、统稿等工作转移到北京进行时 , 年近七十的邹衡先生为了节省路上往返时间 , 在教研室支了一个折叠床住下 , 一日三餐吃学校食堂 , 只在周末回家洗个澡 , 改善下生活 。 从这些回忆中 , 我们看到了老一辈学者为了保护国家的文化遗产不顾自身安危坚持斗争 , 为了将这些文化遗产整理好留存后世不辞辛苦 。
刘绪先生师承邹衡先生 , 又何尝不是如此 , 抛却了个人的舒适安逸 , 一生都为了学术而奔走 。 40余年的教学生涯中 , 始终立足于田野 , 从田野考古实践中发现思考学术问题 。 从常怀颖老师撰写的整理后记可知:在刘绪老师离世之前 , 受肺癌之病煎熬的同时 , 强拖病体全力完成了琉璃河遗址发掘报告的最后撰写工作 , 并和学院移交了他保管的晋侯墓地所有发掘资料和报告文稿中他负责部分的初稿 。
【我们为什么如此怀念刘绪老师?】刘绪先生(右)在山西大学
“中国考古学专题六讲系列——夏商周考古”讲座现场
(陈小三供图)
刘绪老师学术求真、处世向善的风骨在他的学生身上也多有体现 。 我本科就读于郑州大学 , 他的博士郜向平老师是郑州大学考古学子最喜欢的老师 , 无论是学术上还是为人处世上 , 都让无数的郑大考古学子感怀 , 每到毕业季 , 总是一堆又一堆的学生追着善良和蔼的郜老师求合影 。 我也是得到郜老师无私帮助的学生之一 。
大四那年 , 深感自己的考古基础薄弱 , 就去蹭各位老师的课 , 去郜老师的课蹭了二次 , 郜老师便问我 , 你为什么来蹭课呀?我告诉他我即将去武大 , 想多上上课 , 夯实点基础 。 郜老师知道了我即将去武大 , 问我是否选好了导师 , 我告诉他还没有 , 郜老师说那我帮你推荐一个吧 , 这位老师人品学问俱佳 , 能给你提供一个好的平台 。 现在想起 , 已经是快十年前的事情 , 当时郜老师的语气和说话的神态 , 我还记忆犹新 。 只是去蹭了他的几节课 , 郜老师便愿意帮我推荐导师 , 后续还推荐我去雷兴山老师负责的东赵工地实习 , 让我跟着雷兴山老师加强田野考古训练 。 无关其他 , 只因作为老师 , 他和刘绪老师一样 , 愿意尽自己所能去帮助每一个愿意学习的学生 。
郜向平老师帮我推荐的导师便是昌平师 , 昌平师求学于北大 , 有着和北大诸位先贤一样的风骨 。 亦是言传身教 , 学术上不断鼓励激发我们的研究兴趣 , 我们对哪个小问题感兴趣 , 他往往予以肯定 , 加以积极引导 , 以引发对更大问题的关注 。
他也会根据每个人的不同性格 , 提示我们要注意细节 , 比如我是急性子 , 说话特别快 , 和我相处多了 , 能明白我在说什么 , 不熟悉的人乍一听 , 压根不知道我在说什么 。 我来古籍社面试之前 , 他当时在美国 , 特意打了一个越洋电话 , 提示我说话一定慢一些 。 他带了不少博士硕士 , 还要给本科生上课 , 带学生以及科研任务很重 , 考古工地往来事情也比较多 , 他还能对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求职保持着高度的关心 , 真心不易 。 对于女生 , 担心我们只想着学习工作 , 耽误了自己的婚姻大事 , 时时提醒 , 操心的如同老父亲一般 。
人生何其有幸 , 遇到了诸位学术求真、处世向善的老师 , 每每想起 , 内心都会充满了力量 , 愿意和阳光同行 。
求真向善是刘绪老师的人生底色 , 我们之所以如此怀念他 , 是因为我们内心都有对真善美的渴求 , 也许曾经迷茫 , 也许曾经走了弯路 , 但只要不放弃 , 尽自己所能做难而正确的事情 , 天地之大 , 总有一席之地安放自己的内心 。
刘绪老师遗作《夏商周文化与田野考古》的整理工作由常怀颖老师完成 , 为了寻找质量更好的图片、校核文字 , 他付出了很多精力和时间 , 在此表示感谢 。
* 作者系上海古籍出版社编辑
刘绪先生
文章来源:文博山西
推荐阅读
- 元宇宙产业委常务副主任委员甘华鸣:狭义元宇宙9大技术:一种基于狭义元宇宙体系结构的观点
- 人类为何没有3岁之前的记忆呢?原来一直被蒙在鼓里,涨知识了
- 一日为奴,世代为奴,与螃蟹共生的海葵,吃不饱长不大被撕裂
- 如果地球上只剩下一男一女,多久可以恢复到75亿人?
- iQOO Z5x上手实测:极致性价比
- 中科大再获突破,中国量子技术刷新世界纪录,已登上全球顶级期刊
- 暗黑2 罕见,仅此1只!浙江桐庐发现天目臭蛙,全球2个分布点都在我国!
- 暗黑2 A股已经开启是节日休市模式,但外围股市还在交易,做好知识储备期待王者归来
- 存储器 面积是太阳70万倍的巨型黑子!430光年外,让参宿四变暗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