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徽州|去徽州菜市场,寻找生活的烟火气】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本文为「三联生活周刊」原创内容
『菜市场的东西太多了 , 除了新鲜的蔬菜、鱼、肉外 , 各种各样的干笋、干菜、菌菇、咸菜、黄豆酱、蚕豆酱、香干、臭豆腐、毛豆腐 , 看得我们眼花缭乱 。 (图/视觉中国)』
作者/ 曹玲
传统意义上的徽菜并非安徽菜 , 而是徽州菜 。 所谓徽州 , 指的是古徽州属下歙县、黟县、休宁、祁门、绩溪和婺源六县 , 如今前四县归属安徽黄山市 , 绩溪属宣城市 , 婺源归江西上饶市 , 古徽州已不复存在 , 徽州成为一个文化概念 。 歙县是古徽州府的府衙 , 是徽州文化的发源地 , 也是徽商、徽菜的主要发源地 。
徽州素有“八山半水半分田 , 一分道路和庄园”的概说 。 境内重峦叠嶂、溪流纵横 , 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峰有280余座 。 因为山民劳作要消耗更多的体力和汗水 , 所以此处居民口味偏重 , 喜欢制酱 , 腌制各类咸菜和肉类 , 爱好发酵食品 , 故徽菜有“盐重好色 , 轻度腐败”一说 。
菜市场是美食的发源地 。 当地最大的菜市场歙州中心市场距离歙县古城不远 , 早晨7点多的时候已经熙熙攘攘 , 热闹非凡 。 除了市场里的固定摊位 , 很多农户在门口摆摊贩卖自家的冬笋、豆苗、菠菜、油冬青、白萝卜……有些人从地里挖了菜 , 收拾干净进城来卖 , 没到市场门口就被人买光了 。
图 / pixabay
在合肥采访时 , 衡门书院的“吃货”段小松曾眉飞色舞、两眼放光地说起黄山下面的菜市场 。 “合肥菜市场的菜个个都灰头土脸的 , 看着就不欢喜 。 你到了黄山的菜市场 , 哎呀 , 那个小萝卜 , 白白嫩嫩头顶一点小缨子 , 那个菠菜翠绿翠绿 , 水灵水灵 , 通透通透的 , 就像齐白石画上摘下来的 。 ”他说大棚菜和农家菜真的不一样 , 看颜色就知道了 。 “辨识古董有个说法叫一眼真 , 辨别食材也是一样 。 ”
每次来黄山 , 离开的那天早上 , 他都要去菜市场买点新鲜蔬菜带回去 , 顺便蹲在市场门口碰运气 , 看看能不能遇到挑着两条猪腿来卖的农民 , “那才是真的土猪腿” 。 他每次都被人笑话 , 问问这个多少钱 , 问问那个多少钱 , 胳膊一挥全包 。 卖菜的老太婆捂着嘴乐 , 心想这些城里人真惨 , 青菜萝卜也如此稀罕 。
▲歙县问政山出产的竹笋水分含量高 , 入口无渣(贾睿 摄)
究竟什么才是一眼真呢?带我们逛菜市的披云山庄餐饮总监曹向忠说:“好看的就真啊 。 ”什么才叫好看呢?他随手从竹篮子里拿起一颗深绿色的油冬青 , 说:“这是我们本地的土白菜 , 秆子是青的 。 农户自己种的油冬青秆子掐起来有劲 , 个头有大有小 , 不像大棚菜各个一般大” 。 我拿起一颗油冬青捏了捏 , 硬实;揉了揉叶子 , 没烂;又在菜帮子上掐了掐 , 生脆 。 这群油冬青好像每天去健身房锻炼的小伙子 , 一股子生气直往外冒 。 “‘霜打的青菜分外甜’ , 这个时节的青菜正好吃 , 来点猪油渣 , 绝配 。 ”
在市场上 , 我们看到了著名的徽州“三石”:石耳、石鸡、石斑鱼 。 石耳是生长在悬崖峭壁上的一种真菌 , 一面灰黑一面灰白 , 市场上卖的只有硬币大小 , 据披云山庄的厨师长章小虎说 , 他小时候见过小孩巴掌大的 。 采摘石耳并非易事 , 它的食用价值被发现后 , 上山下田的农人早就将徒手可得的石耳采光了 , 留下来的需要高空作业方可到手 。
▲黄山市歙县古城厨师汪新威做的石耳炖石鸡(贾睿 摄)
在当地人的描述中 , 采摘石耳的手艺人绳子一头拴在腰间 , 一头拴在山顶树上和石头上 , 背着一只竹筐 , 下到数丈高的崖壁 , 随时冒着生命危险 。 邵之惠等人编著的《徽菜》一书记载 , “以绩溪百丈崖为例 , 每三年采摘一次 , 可收获石耳800斤至1000斤” 。 如此看来可谓名贵 。 好在石耳很轻 , 一两能吃好几顿 。 徽菜中有石耳炖石鸡、石耳老鸭煲、石耳豆腐丸等名菜 。
推荐阅读
- 徽州|梦里徽州:山限壤隔,民不染他俗。秋天,一定要去一次徽州
- 徽州|从风行游艇露营节,看见风行游艇的户外畅游实力
- 徽州|这座高88米的大佛下,居然隐藏着一座莫奈花园,被誉为七里风光堤
- 徽州|世界最寒冷的十个国家地区
- 徽州|中华大地上这些鲜为人知的“秘境”你知道吗?有你想去的吗?
- 北海|“榴莲自由”倒计时,留给泰国榴莲的时间不多了?
- 徽州|这个秋天,不妨再赴徽州,一起走进她的古韵秋色
- 徽州|【原创】大雪,覆盖了山坡
- 徽州|北京怀柔九渡河小河湾观山舍餐饮民宿,每人仅228住宿还包三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