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网络名词中 , “尼玛”或可代表骂人词语 。 小县城名字中 , 尼玛县是励志典范 。 从贫困县转化为旅游县 , 畜牧业与旅游业相互结合 , 提高当地居民平均收入 。 为何尼玛县能够在众多小县城中脱颖而出呢?
首先 , 名字太突出 。 当其它城市还在保持着温婉儒雅的城市名字时 , 尼玛县早就凭借特殊名字获得网友关注 。 由于名字太过特殊 , 往往网友会忽略尼玛县名字的真实寓意 。 其实 , 此名字并非骂人语录 , 而是象征着太阳 。 太阳每天向上升起 , 散发能量 , 而当地居民希望小县城如太阳般闪闪发光 。
于是当地居民一起为县城闪闪发光而努力 , 他们的目标是走向小康社会 。 2016年 , 当地共有9440名贫困人员 。 三年过后 , 9440名贫困人员全部摆脱贫困面貌 , 这为尼玛县退出贫困县提供优良数据 。
其次 , 它由来已久 , 保持藏式风格 。 时间可追溯到17世纪末期 , 尼玛县正式进入西藏管辖区 。 时间飞快流逝 , 2011年 , 尼玛县人口数量突破三万人 , 而面积却达到了189136.39平方千米 , 这属于典型的地广人稀 。 地广人稀造就当地畜牧业快速发展 , 当地居民带着牛羊四处放牧 。 牛羊肉相当紧实 , 游客赞不绝口 。
同时 , 藏式建筑伴随居民生活 。 他们世世代代生活在藏式建筑中 , 保留藏族居民传统风俗习惯 。 当地居民经常使用藏式烹饪方法加工肉类 , 再搭配青稞酒 , 酥油茶 , 游客直呼美味不会骗人 。
再者 , 得天独厚的草场资源和珍稀物种资源 , 尼玛县逐渐被游客列入游玩名单中 。 其中 , 羌塘自然保护区拥有大片草场 。 保护区中 , 部分位置毫无人员 , 被人们称之为无人区 。 如此一来 , 此处逐渐成为动物和植物天然生存地点 , 有利于保护高寒生态系统 。
达果雪山令游客感受高原雪山风采 , 千姿百态 , 景色各异 。 每座山峰上 , 覆盖着一层雪冰 。 远远望去 , 它们就好像是等待故人归来的雪公子 。 典雅又清远 , 贵气十足 , 而山顶的冰雪好似王子头上的桂冠 。 传说中 , 古象雄诸神在此处聚集 , 为达果雪山增添神秘感 。
达果雪山下 , 一处湖泊映入眼帘 , 整体呈现出冰蓝色 , 圣洁又珍贵 。 此湖泊名为当惹雍 , 其形状酷似金刚杵 。 湖泊上半部分呈现出圆形 , 极富线条美 。 中间特别细 , 却不会令人产生违和感 。 下半部分偏长 ,
总结
尼玛县因名字而出名 , 但游客却沉浸在藏式美食 , 藏式建筑和风景中 。 当地居民热情好客 , 并将一碗又一碗奶茶以及大块牛肉摆在客人面前 , 谁能又拒绝主人的热情和美食呢?
【尼玛县|小县城脱贫致富,却因名字被人误会,雪山、湖泊美不胜收】图片来源于网络 , 侵权联系账号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