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研究为探索苦味受体的结构和作用机制开创了新途径 , 填补了T类GPCR结构的空白 , 未来还将促进针对苦味受体的化学感知和药物候选分子的探索 。
曾连续四年
几乎每天工作17小时
2017年7月 , 华甜毕业于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 在攻读博士期间作为生物物理所和上科大的联合培养研究生 , 师从上科大iHuman研究所执行所长刘志杰教授 。 博士期间 , 华甜大胆接下了一个最前沿的科学难题作为博士课题 , 这个课题是国际G蛋白偶联受体(GPCR)研究的泰斗级人物雷蒙德·斯蒂文斯教授的“压箱底”的难题 , 曾难倒过数位美国顶尖研究所博士和博士后 。 但让人意外的是 , 华甜只用三年多就解开了难题 , 研究成果分别发表在2016年的Cell和2017年的Nature上 。 博士学位论文被评为2018年度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 并获得2017年度中国科学院院长特别奖 。
博士毕业后 , 华甜加入上科大刘志杰课题组 , 毕业即被聘为副研究员 。 按照常规流程 , 博士毕业后要经过博士后、助理研究员两个阶段 , 才能晋升为副研究员 。 华甜则连跳了两级 。 2020年3月 , 毕业2年多的华甜已从副研究员晋升为上科大iHuman研究所独立课题组长、助理教授 , 研究员 。 如今 , 华甜已是上科大博士生导师 。
读博期间 , 她每天早上7点多到实验室 , 晚上12点之后离开 , 如此苦行僧般的作息 。 她坚持了4年 。
就连上海科技大学iHuman研究所创始所长、国际著名结构生物学家雷蒙德·斯蒂文斯教授 , 也忍不住打趣问她 , 人生还有什么值得兴奋的事情 。 这位年轻有为的博士 , 就是上海科技大学iHuman研究所和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联合培养的华甜 。
华甜以一作发表的论文
她在人群中是不起眼的 。 160厘米的身高 , 体重只有42公斤 , 看上去弱不禁风 。
她不善言辞 。 “只要在公开场合讲话 , 我就会特别紧张 。 ”采访中 , 她总是以最简洁的话语作答 , 声音低到只有身旁的人才能听得见 。
她对自己的评价是“不食人间烟火” 。 连续4年几乎每天在实验室工作17个小时 , 除了整天打交道的蛋白结构 , 她对科研工作以外的事情几乎没有什么了解 。
然而——
和她相识了8年的导师、上海科技大学iHuman研究所副所长刘志杰教授说 , 在她瘦弱的身形下 , 内心非常丰富 , 充满着力量 , 她的基因里从来就没有放弃!尽管比较内向 , 但如果讲的是感兴趣的科研话题 , 她会有表达的欲望 , 虽然声调不高 , 却显得非常自信 。
▲华甜(右)和导师、iHuman研究所执行所长刘志杰 。 (受访者供图)
她对身边的世界了解不多 , 却心怀天下 。 眼下 , 她打算放弃出国 , 留在学校做药物研发 , 因为解除患者病痛就是她最朴素的理想 。
这是一个不简单的女孩!
不到3个月
展现出科研禀赋
华甜的科研之路始于一封电子邮件 。 那是2009年的一天 , 当时还在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工作的刘志杰收到一封电子邮件 , 是在北京科技大学念大三的华甜写来的 , 她想到实验室来学习 。 刘志杰有点惊讶 , 一般只有大四的学生做毕业设计时才会想到实验室去 。
原来 , 学习生物的华甜在大二的时候就开始做一些实验 , 后来在网上看到刘志杰发表的天然免疫蛋白研究文章 , 对蛋白质结构倍感兴趣 。 她几乎没有什么犹豫 , 就发送了这封邮件 。 哪里来的勇气?“还是出于对科研的热爱吧!”
刘志杰决定留下华甜 , 很快他就知道自己做出了一个正确选择 。 即使是硕士研究生 , 一般也要半年以后才可能独立做课题 , 而华甜用了不到3个月 , 就展现出了她在实验室不一般的科研禀赋 。 白天学校有课 , 她就每个晚上和双休日来实验室 , 乐此不疲 。 就这样 , 本科毕业时 , 华甜就在老牌权威的《生物化学杂志》发表了一篇文章 。
iHuman研究团队部分成员合影 。 从左至右:濮梦辰 , 吴屹然 , 刘志杰 , 华甜 , 雷蒙德·斯蒂文斯 曲露 , 丁康
困难
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
这种韧劲 , 在后来的岁月里 , 被华甜发挥到了极致 。 每天早上7点多到实验室 , 晚上12点之后离开 , 如此苦行僧般的作息 。
大麻作为药物使用已有几千年历史 , 大麻素受体是治疗疼痛、炎症、肥胖症以及药物滥用的潜在药物靶点 。 但长期以来 , 人们对于大麻素受体到底长什么样子不甚清楚 , 以其为靶点的新药研发项目均因严重的副作用被终止 。 获得大麻素受体的三维精细结构 , 成为一道必须要跨过去的“槛” 。 在过去10多年中 , 国际上众多科研机构的努力均以失败告终 , 人们甚至怀疑 , 用目前的研究方法根本就解不出大麻素受体的结构 。
推荐阅读
- 上海都在抱团发展,长沙有何理由不跟武汉合作?单打独斗没前途
- 如果物理学是座大厦,杨振宁的位置在哪里? 100岁杨振宁:近现代物理学最后的巨人
- 化工单元操作复习题(含答案)
- 蛋白质的发现、分类、分离和提纯
- 全面了解艾滋病之五:致病
- 探索小行星防御新路径
- 「麦塔元宇宙」尊御白虎,非凡之作!白虎阙101大厦即将现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