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202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奖名单揭晓:瑞典科学家斯万特·帕博获奖 。
万众瞩目的2022年度诺贝尔奖终于开始公布 , 生理学或医学奖率先公布!瑞典科学家斯万特·帕博获奖 , 独享1000万瑞典克朗(约合642.8万元人民币)的奖金 。
这位学者的研究领域非常“冷门”
这位瑞典学者的研究领域非常“冷门” , 此前颁发的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 一般都是颁发给与疾病有关的发现或技术或者涉及细胞生物学的底层原理等 。
【神奇!父子均获诺贝尔奖,研究领域还是冷门!我国学者有涉足吗?】斯万特·帕博教授的研究领域是“古人类基因学” , “古人类基因学”采用分子生物学的方法 , 对人类的进化、历史、和重大变迁进行推测 。 当然了化石等材料的帮助仍然是不可或缺的 , 在研究中主要就是提取古代人类化石样本的DNA , 重建他们的基因组信息 , 进行分析和推测 。
这位学者有何突出贡献?
那么 , 今天获奖的斯万特·帕博教授究竟有何突出贡献呢?
首先 , 他首次测序了尼安德特人的线粒体基因组;其次 , 他率先完成了尼安德特人基因组测序草图的测定工作 , 再次 , 他首先发现了“FOXP2基因” , 这个基因被认为在“从猿猴到人类”的进化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 对于人类的语言功能具有重要影响 。
父子均获诺奖 , 太少见
在诺贝尔奖一百余年的历程中 , 共有两对父子先后获得了诺贝尔奖 , 在斯万特·帕博教授获奖后 , 他和他的父亲苏恩·伯格斯特龙成为第三对“父子诺奖”组合 。
斯万特·帕博教授的父亲苏恩·伯格斯特龙是瑞典生物化学家 , 他发现“前列腺素及其相关的生物活性物质” , 与萨米尔松以及约翰·范恩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 。
这个学科我国学者有无涉足?
本次获奖的“古人类基因学”确实属于冷门学科 , 我国学者涉足较晚 , 但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付巧妹研究员曾经成功获取、测序了201例新疆古代人类的基因组 , 同时也证明了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亚欧大陆多元文化交流融合之地 , 研究成果发表于《科学》杂志 。
此外 , 付巧妹研究员分、还带领团队揭秘了中国石峁古城、良渚等逝去文明的族群关系 , 译了世界最早现代人基因组 , 发现了欧洲人的蓝色眼睛出现的时间大概在1.4万年前 。
结语
但诺贝尔奖仅仅授予开创一个学科领域的学者 , 我国学者还需要加倍努力 , 多做一些“从零到1”的科研工作 , 才有希望获得这个世界公认的学术“桂冠”!
推荐阅读
- 为什么人在水下可以快速游泳,而鸟在水下却不行?
- 如何知道座头鲸的准确位置?只需追踪这种鸟类,这是怎么操作的?
- 在鲸鱼腹中会是什么感觉?一个手无寸铁的人,还有机会逃生吗?
- 潜水员被鲸鱼吞下后,竟奇迹般生还!是如何做到的?
- 数百头鲸鱼在“地狱之门”离奇搁浅,2年前同一天也发生过相同惨剧
- “玛雅之谜”的背后隐藏着西方国家的暴行,中国学者:不该称为谜
- 这张图出现在各国教材中,科学家几经修饰,其实是一场大骗局
- 超出你想象的十大深海怪物!终于拍到了它们!
- 一鲸落,万物生是什么意思?鲸鱼生命的结束是万物诞生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