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梅隆的新作,《阿凡达2》的预热,最新技术展现动物奇观( 三 )


喀拉哈里气候干旱炎热 , 一些含水量大的生物都躲到地下 , 对于卷尾鸟来说 , 开掘地面实在是不可能任务 , 想要吃地下的昆虫还得找个冤大头 。

猫鼬嗅觉灵敏能快速发现昆虫的位置 , 锋利的前爪能提供强大的开掘能力 , 而且它还特别能干 , 连续挖8小时都不带休息的 , 完美符合冤大头的标准 。
卷尾鸟视力绝佳 , 它通过给猫鼬提供警报服务建立信任感 。 当猫鼬适应了这套模式后 , 它便开始用假警报吓跑猫鼬 , 独享挖出来的昆虫 。

猫鼬也不是傻子 , 被骗多了就不再相信卷尾鸟 , 而是安排自己的兄弟做哨兵 , 然而卷尾鸟骗术大师的称号并非浪得虚名 , 它直接模仿猫鼬哨兵的警报声-外人信不过 , 自己人总不会骗你吧 。
真是防不胜防 , 猫鼬再次上当 。
据研究 , 卷尾鸟可以模仿30多种不同类型的警报声 , 论骗术在喀拉哈里这片难逢敌手 。

六:双蜂大战-弱势群体的神反杀

一个普通人遇上一个全副武装的暴徒时 , 下场往往很悲惨 , 假如一群普通人遇上一群全副武装的暴徒时 , 结果会不一样吗?
双蜂大战讲得就是这样的故事 。

亚洲大黄蜂是世界上体型最大的黄蜂 , 它们身长5厘米 , 下颚骨大而强健 , 性情凶猛好斗 , 而且还是食肉的 , 一看就是全副武装的暴徒 。
大黄蜂的体型比蜜蜂大4倍 , 它一分钟就能杀死40只蜜蜂 。 在大黄蜂面前 , 蜜蜂就是个老老实实的上班族 , 可突然有一天暴徒盯上了上班族的孩子……

当大黄蜂发现蜜蜂的蜂巢时 , 会在空气中撒播一种信息素 , 标记这个蜂巢 , 黄蜂家族的大军成群结队杀来 , 它们的目标是捣毁整个蜂巢 , 吃掉所有幼虫 。
蜜蜂个体在大黄蜂面前毫无还手之力 , 它们释放出一种化学警报促使成员集体行动 , 蜂拥而上围剿大黄蜂 。

蜜蜂没有大黄蜂那些攻击武器 , 它们的制胜法宝是靠热量 , 只要提高1度 , 大黄蜂就会死 。 蜜蜂群体不停收缩下腹 , 在大黄蜂身上来回摩擦 , 直到把大黄蜂活活烤死 。
蜜蜂利用群体的力量以弱胜强 , 让暴徒付出了惨重代价 。

七:蓝蝶幼虫-间谍大师的神级表演

古语常说艺高人胆大 , 如果说卷尾鸟算是骗术大师 , 那蓝蝶幼虫简直是演技之神 , 它不仅深入龙潭虎穴 , 还在敌方阵营扮演高官 , 经历之传奇不亚于任何一位人类间谍 。
阿尔康蓝蝶的幼虫生活在意大利阿尔卑斯山下 , 它体型只有一粒米那么大 , 看起来也傻傻的、萌萌哒 , 谁也没想到它如此胆大包天 , 竟然选择斗牛蚁当长期饭票 。

首先 , 蓝蝶幼虫先凭借诱人的气味吸引觅食的斗牛蚁 。 等斗牛蚁把蓝蝶幼虫搬进洞穴内部时 , 突然发现这家伙的气味不像食物了 , 变得像家人一样 。
蓝蝶幼虫通过模仿蚂蚁幼虫的气味 , 获得斗牛蚁的精心照料 , 更绝的是它还会模仿蚁后的歌声 , 发出咕咕咕的蜂鸣 , 对周围的工蚁发号施令 , 让蚁群保护它、伺候它、喂养它 , 满足自己的一切需求 。

蓝蝶幼虫的表演生涯长达2年 , 直到它长成最初重量的100倍 , 变成蝶蛹 。
化茧成蝶的瞬间 , 所有伪装就都消失了 , 蓝蝶必须以最快速度离开蚁穴 , 因为洞里的蚂蚁会群起而攻之 , 毕竟当两年的冤大头 , 谁还不有点情绪呢 。

八:僵尸蝉-17年上映一次的惊悚电影

大自然不仅有梦幻般的美景 , 还有令人毛骨悚然的梦魇 , 僵尸蝉的故事就是如此 。
北美洲生活着一种周期蝉 , 它们在地底下待17年才会来到地面繁衍 , 但它们的族群始终被一个菌类噩梦所困扰 。

一种叫团孢霉的菌类会感染17年蝉 , 粉末状的孢子会在蝉的身体上打许多孔 , 从内部吃掉猎物 , 把它变成一只僵尸蝉 。
更让人细思极恐的是 , 这种菌类还会将控制意识的化学成分注入蝉的大脑 , 迫使猎物与其他蝉交流 , 受到感染的雄性甚至会模仿雌性的声音 , 诱使其他同类来交配 , 这样感染就会扩散……

这种有步骤有计划侵蚀猎物、控制猎物的行为 , 怎么看都像是一种“智能行为” , 菌类是怎么办到的?
这太惊悚了 。
僵尸蝉的恐怖故事以17年为周期反复上演 , 让人不由得感叹 , 大自然的魔法超出想象 。

上述8个故事只是《超/自然》剧集的一小部分 , 更多精彩因为篇幅有限就不再展开了 , 比如吸血鬼蜘蛛的求爱故事就特别有趣 , 喜欢纪录片的朋友一定不要错过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