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增殖的癌细胞会抢夺普通细胞的养分 , 以此来生长 , 越长越大 , 最终扩散到全身 。
因为不能分化 , 所以癌细胞无法成为组成器官的重要部分 , 只会变成我们身体里的烂肉 。
等到癌细胞将我们体内的养分掠夺殆尽后 , 我们的生命也就走到了尽头 。
虽然癌细胞如此霸道 , 却是典型的“窝里横” , 转移到体外后 , 很快就会失去活性 。
但是海瑞塔的细胞却不是如此 , 不仅看上去特别光滑 , 并且在体外也能很好地繁殖 。
甚至无视培养皿的环境 , 活力无限 , 那24小时就可以繁殖一次 , 繁殖速度相当惊人 。
更可怕的是 , 即使繁衍数代之后 , 海瑞塔的细胞依旧可以继续增殖 , 甚至没有尽头 。
一般来说 , 细胞的寿命都是有上限的 , 在分裂达到一定的次数之后 , 就会死亡 。
细胞末端都有端粒 , 每繁殖一次 , 端粒就会缩短 , 直到细胞死亡 , 一般可以繁殖50次左右 。
这个规律被称为海泽里克上限 。
该规律在一定程度上 , 限制了癌症的发生 。
但海瑞塔的细胞就没有这种限制 , 至于原因 , 在放大100倍后 , 盖医生发现了其中的奥秘 。
通过显微镜观察 , 盖医生在海瑞塔的细胞里发现了一种叫端粒酶东西 。
每次细胞繁殖之后 , 端粒酶就会修复端粒 , 让其恢复如初 , 就如同繁殖前一样 。
也就是说 , 无论海瑞塔的细胞繁殖多少次 , 都跟新细胞一样 , 且生命力非常顽强 。
只要给予足够的营养 , 就可以一直繁殖下去 , 甚至实现永生 。
盖医生为自己的发现非常激动 , 并用海瑞塔的名字为细胞命名:海拉细胞 。
至此 , 海拉细胞正式开始了传奇的一生 。
据悉 , 因为癌细胞移出体外后 , 很快就会死亡 , 这对人类研究癌症造成了很大的困扰 。
海拉细胞的出现 , 改变了这一现状 。
接近永生的癌细胞 , 无论科学家们怎么研究 , 都将取之不尽 , 用之不竭 。
这极大推动世界范围内人类对于癌细胞的研究 , 海瑞塔可谓功不可没 。
当然 , 这些都是后话了 。
海瑞塔去世之后 , 盖医生便开始将海拉细胞运用到各个领域 , 其复制品也被发到了世界各地的医院 。
海瑞塔去世后仅几个月 , 科学家便将小儿麻痹症细胞注入海拉细胞中 , 借此观察疾病的过程和特点 。
最终 , 在海拉细胞的帮助下 , 小儿麻痹症的疫苗孕育而生 , 并被广泛运用至今 。
因为海拉细胞用途太过广泛 , 全球科学家对它爱不释手 , 以至于后来还被投入批量生产 。
美国一家公司买下海拉细胞的生产权限 , 之后该公司专门生产海拉细胞 , 每周能产六万亿个 。
生产出来之后 , 细胞立刻就会被打包邮寄 , 发送给世界各地的科学家们 。
1955年 , 海拉细胞成为第一个被克隆的细胞 。
并于1956年 , 早于人类第一个进入太空中 , 被用于太空生物学研究 。
科学家们发现 , 在太空极端环境中 , 海拉细胞不仅没有死亡 , 反而更加茁壮成长 。
1965年 , 科学家成功将海拉细胞和老鼠细胞融合 , 首次实现跨物种混合体 。
1973年 , 海拉细胞帮助研究了沙门氏菌的扩散 。
1984年 , 海拉细胞证明了HPV病毒会导致癌症 , 也间接帮他主人证明了患病原因 。
1986年 , 海拉细胞被用于艾滋病研究 。
1989年 , 海拉细胞让科学家发现了端粒酶的存在 。
1993年 , 海拉细胞帮科学家揭露结核杆菌感染人类的奥秘 。
而这些 , 只是海拉细胞用于科学领域的冰山一角 。
实际上 , 艾滋病、辐射疾病、癌症、有毒物质、疾病传染等等 。
只要是跟生物有关的领域 , 海拉细胞都可以派上用场 , 并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
不仅如此 , 海拉细胞还用于化妆品、胶带、胶水等日常生活用品对皮肤的敏感度测试 。
其真正意义上惠及行业百态 , 跟大众的生活息息相关 , 每个科学家都离不开它的研究 。
因海拉细胞诞生的专利 , 足足有11000个 。
如果把所有的细胞一字排开 , 总长度能达到10万公里 , 足够绕地球两圈半 。
因为海拉细胞对人类进步做出巨大贡献 。
以至于后来有人给海瑞塔专门立了一块墓志铭 , 上面写着 。
“永生的海拉细胞 , 将永远造福人类!”
看似在感激海瑞塔 , 但事实上 , 每个科学家在使用海拉细胞时 , 好像从来没有咨询过海瑞塔的意见 。
推荐阅读
- 在司马迁那里,我们见到了人类学转向的两个主要组成部分
- 河南小伙出国养鸡:第1年睡鸡圈,10年卖鸡2000万只,娶外国美女
- 80岁老人病重住院,3个女儿无一侍奉,只因做错了一件事
- 人类不睡觉可以撑多久?有男子撑了264小时,你猜他后来怎么了?
- 参加朋友的乔迁喜宴,不料菜还未上齐,宾客纷纷起身离席:酒店都看不下去了?
- 努力在当下,别的都随缘。因为生命本身就是个偶然
- 月球“有毒”?美国宇航员登月后,为何全员都出现了“怪病”?
- 霍金曾经说外星生物是真实存在的,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 从2022年诺贝尔奖谈当前经济形势与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