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2022年10月3日 , “202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瑞典进化遗传学家斯万特·帕博(Svante Pbo) , 表彰他对已灭绝古人类基因组和人类演化的发现 。
帕博研究发现 , 尼安德特人与走出非洲的现代人类大约在4.7万-6.5万年前发生过混血 。 正如诺奖评奖委员会说 , 帕博的古基因组学的开创性研究 , “通过揭示当今人类与已灭绝的古人类之间的基因差异 , 他的发现为探究是什么使我们成为独特的人类奠定了基础” 。
【从2022年诺贝尔奖谈当前经济形势与前景】帕博的研究有助于人们更加清晰地了解人类演化与迁徙的过程 。 特别是 , 曾经比现代人类更健壮而基本有同样智力的尼人为什么会消失 。
比较明确的是 , 在食物匮乏的严寒冰期中 , 现代人类存活了下来 , 而尼安德特人与丹尼索瓦人等其他智人则全都消失了 。 环境变迁是物种演化的重要条件 , 好的环境会增加物种及数量 , 差的环境会减少物种及数量 , 存活者必是适应者 。
这种演化原理不仅在生物学中如此 , 在经济学中也非常类似 。 经济环境好时 , 企业与就业增加 , 经济环境差时 , 企业与就业减少 。 经济周期中的每一次萧条都会淘汰大量企业 , 只有竞争力强的企业才可以活下来 , 产业结构由此得到调整和优化 。
当前 , 国际经济与中国经济都面临严峻挑战 , 景气趋势是走向萧条 。 对世界经济冲击最大的两个外因仍在:疫情因素和地缘政治因素 , 由此引发各种脱钩和波动 。 进而 , 产业链会出现调整 , 一是分散疫情风险 , 二是减少政治风险 。
产业链调整后 , 哪些企业可以活下去 , 度过这一波寒冬 , 取决于企业是否具备更有利于生存的基因 。 这些基因带有适应未来环境的特征 , 既可能是企业内部原生基因 , 也可能是通过融合学习从外部获得的流动基因 。
对中国经济环境来说 , 哪些产业会在经济寒冬中较有发展前景?一是政策鼓励类 , 二是市场孕育类 。
政策鼓励类有三大方向:智能、低碳、健康 , 这是全球主要国家都在扶持的产业方向 。 市场孕育类有三大方向:数字、科技、优质 , 这同样是世界性的产业趋势 。
数字是指以数字技术和数据要素为核心的数字产业;科技是以最新科学研发为基础的应用产业;优质是以“专精特新”为特征的产业企业 。
这些产业和企业将带有较强大的生存基因 , 对疫情因素和地缘政治因素所引发的景气严寒有一定的免疫力 , 较有希望在经济萧条期免于被淘汰 , 成为下一个经济复苏与繁荣期的发展主力 。
推荐阅读
- 黄昆:放弃诺奖,中国科学家的“万里归途”!
- 问天实验舱转位成功 标志着太空种菜之旅将更加多样性
- 诺奖新得主,有位中国高足
- 世界上不可思议的10个地方,从科学的角度告诉你,这是真的存在。
- 新冠为何没在农村爆发?要保护自然而非工业破坏,人类才有未来
- 都没见过外星人,为啥不能说:人类就是宇宙中“最高等”文明?
- “地心人”真的存在吗?地球内部有可能是空心的?科学家讲出实情
- 刚获诺奖的古基因学证实,新冠易感性可能来源于古人类
- 恐龙灭绝是被“造物主”设计的?列举多项巧合现象,极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