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01
问题描述
某行车记录仪 , 测试的时候要加一个外接适配器 , 在机器上电运行测试时发现超标 , 具体频点是84MHZ、144MH、168MHZ , 需要分析其辐射超标产生的原因 , 并给出相应的对策 。
辐射测试数据如下:
02
辐射源头分析
该产品只有一块PCB , 其上有一个12MHZ的晶体 。
其中超标频点恰好都是12MHZ的倍频 , 而分析该机器容易EMI辐射超标的屏和摄像头 , 发现LCD-CLK是33MHZ , 而摄像头MCLK是24MHZ 。
通过排除发现去掉摄像头后 , 超标点依然存在 , 而通过屏蔽12MZH晶体 , 超标点有降低 , 由此判断144MHZ超标点与晶体有关 , PCB布局如下:
03
辐射产生的原理
从PCB布局可以看出 , 12MHZ的晶体正好布置在了PCB边缘 , 当产品放置与辐射发射的测试环境中时 , 被测产品的高速器件与实验室中参考接地会形成一定的容性耦合 , 产生寄生电容 , 导致出现共模辐射 , 寄生电容越大 , 共模辐射越强 。
而寄生电容实质就是晶体与参考地之间的电场分布 , 当两者之间电压恒定时 , 两者之间电场分布越多 , 两者之间电场强度就越大 , 寄生电容也会越大 , 晶体在PCB边缘与在PCB中间时电场分布如下:
▲ PCB边缘的晶振与参考接地板之间的电场分布示意图
▲ PCB中间的晶振与参考接地板之间的电场分布示意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 , 当晶振布置在PCB中间 , 或离PUB边缘较远时 , 由于PCB中工作地(GND)平面的存在 , 使大部分的电场控制在晶振与工作地之间 , 即在PCB内部 , 分布到参考接地板去的电场大大减小 , 导致辐射发射就降低了 。
04
处理措施
将晶振内移 , 使其离PCB边缘至少1cm以上的距离 , 并在PCB表层离晶振1cm的范围内敷铜 , 同时把表层的铜通过过孔与PCB地平面相连 。
经过修改后的测试结果频谱图如下 , 从图可以看出 , 辐射发射有了明显改善 。
05
思考与启示
高速的印制线或器件与参考接地板之间的容性耦合 , 会产生EMI问题 , 敏感印制线或器件布置在PCB边缘会产生抗扰度问题 。
如果设计中由于其他一些原因一定要布置在PCB边缘 , 那么可以在印制线边上再布一根工作地线 , 并多增加过孔将此工作地线与工作地平面相连 。
【晶振为什么不能放置在PCB边缘?】免责声明:本文转自网络 ,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 , 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 谢谢!
推荐阅读
- 真正的“零洞”!不到两千的屏下摄像手机中兴Axon30S是否值得买
- 三星Galaxy A54将主摄像头由6400万像素降至5000万像素
- 1698 元!最便宜的屏下真全面屏手机来了...
- 小兴看看2.5K云台摄像头,高清成像,微光全彩加持,真的很安心
- 开车怎么判断车轮所在位置呢?
- 男人回家,发现床上遗留的玩具,自此他揭开了妻子在家打牌的秘密
- 摩托罗拉 X30 Pro跑分111W,两亿像素摄像头,才卖3499元
- 从2999元跌至1989元,256GB+曲面屏,荣耀一亿像素手机加速退场
- iPhone 14 Pro相机评测,对摄影爱好者来说,是一个巨大的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