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2010年获得沃尔夫物理学奖之后 , 2013年获得尼尔斯·玻尔国际金奖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尼尔·玻尔奖 , 同年还被还被授予量子信息处理和通信的巴尔赞奖 。
值得一提的是 , 在Aspect的过往研究履历中 , 有着诸多的第一:
约翰·克劳瑟 (John Clauser)是美国理论和实验物理学家 , 1964年 , 他获得了加州理工学院的物理学学士学位 , 1969年获得哥伦比亚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 。
第一个在实验证明中排除测量站之间的亚光速通信 , 证明量子力学使可分离隐变量理论无效;
第一个通过实验证明单光子的波粒二象性;
第一个比较了相同条件下费米子和玻色子的汉伯里布朗-特维斯相关性;
第一个证明了超冷原子系统中的安德森局域化 。
1969年至1996年 , 他主要在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劳伦斯利福摩尔国家实验室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工作 。
克劳瑟最广为人知的事项就是对量子力学基础的贡献 , 他的CHSH预测和弗里德曼-克劳泽实验被认为量子力学中非常重要的部分 , 目前已经成为标准物理课程(本科)的一部分 。
在外界看来 , 他的理论之于量子力学 , 就相当于迈克尔逊-莫雷实验之于狭义相对论 。
安东·塞林格 (Anton Zeilinger)是奥地利量子论物理学家 。 目前是维也纳大学物理学教授 , 曾任教于因斯布鲁克大学 , 此外 , 他还是奥地利科学院量子光学与量子信息研究所维也纳分所主席 。
值得一提的是 , 塞林格还是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 同时也是潘建伟院士的博士导师 。
塞林格教授积极推动中奥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 。 自1983年起 , 他与中国科学院以及中国工程院等机构长期保持着沟通和交流 , 并与多家单位建立密切合作关系 。
其中 , 利用“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 , 他的团队合作参与了中科院主导的洲际量子通信实验 , 成果入选美国物理学会评选的2018年度国际物理学十大进展 。
此外 , 塞林格对人才教育上还颇有兴趣 。 在2009年 , 他创立了国际学院 Traunkirchen , 致力于支持科学和技术方面的天才学生 。
(插句题外话)塞林格还是道格拉斯·亚当斯(ouglas Adams)的《银河系漫游指南》的粉丝 , 他甚至把自己的帆船命名为42号 。
推荐阅读
- 我死后,哪管洪水滔天
- 2022 年诺奖论文解读:携带尼安德特人基因的女性生育能力更强
- ?今年第一个诺奖揭晓!得主是瑞典科学家,其父40年前也拿过诺奖!
- 你知道吗,我们每个人都在穿越时空,每时每刻都在以光速飞行!
- 瑞典科学家获得今年首个诺贝尔奖,奖金为1000万瑞典克朗
- 爱因斯坦错了?202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公布,证明量子纠缠存在
- 2022年诺贝尔奖即将公布——理念创新永远优先于技术创新
- 是被集体改了记忆,还是存在平行宇宙?曼德拉效应究竟是什么?
- 瑞典科学家获诺奖花絮:一直以为自己是同性恋,直到遇见一个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