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结婚,遭邻居大娘怒斥,知情人:大娘养大男子,新郎拒不拜她


男子结婚,遭邻居大娘怒斥,知情人:大娘养大男子,新郎拒不拜她


文章图片


男子结婚,遭邻居大娘怒斥,知情人:大娘养大男子,新郎拒不拜她


引言结婚 , 是人生的一件大事 。
(说明:由于视频图片过于模糊 , 因此 , 本文全部采用网络图片 。 而图片与内容无关 。 )
在我国 , 结婚有许多礼仪 。
一位历史学家指出 , 婚礼的形式大约产生于原始社会的末期 , 据史料记载 , 在原始社会末期 , 便有了订婚的习俗 。 当时的订婚礼仪非常简单 , 只要男方拿一对鹿皮赠送给女方 , 就算完成了订婚仪式 。
【男子结婚,遭邻居大娘怒斥,知情人:大娘养大男子,新郎拒不拜她】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 , 到了周代时 , 从订婚到结婚需要完成“六礼” , 所谓的“六礼”一般可分为婚前礼、正婚礼、婚后礼三个阶段 。 当男方“走完”这三个阶段之后 , 才能够将新娘娶到家 。
一位礼仪专家称 , 新娘进门后需要完成三个礼节 , 即拜天地、拜高祖和拜男方父母、尊长等 。
那么 , 为什么要有这样一个礼节呢?
第一 , 拜天地
古人认为:万物皆有天地所创造 , 如果没有天地 , 那么 , 就不会有这个世界 。 基于此 , 人们应当对天地有着一份敬畏之心 。 既然人们应该对天地怀着一份敬畏之心 , 那么 , 在新人结婚时 , 就应该举行拜天地仪式 。
第二 , 拜高祖
古人认为:先祖是后代的“根” , 如果没有先祖 , 就会没有今天的我们 。 《礼记·冠义》中称:“是故古者重冠 , 重冠故行之於庙;行之於庙者 , 所以尊重事 。 尊重事而不敢擅重事;不敢擅重事 , 所以自卑而尊先祖也 。 ”由此可见 , 先祖在古人的眼里是非常重要的 。
既然先祖很重要 , 那么 , 在新人结婚时就一定要举行拜先祖的仪式 。
第三 , 拜男方父母、尊长
无论是男方的父母 , 还是男方的尊长 , 都对男方有养育或者呵护之恩 。 既然男方父母、尊长对男方有养育或者呵护之恩 , 那么 , 在新人结婚时就一定要举行拜男方父母、尊长的仪式 。
这位礼仪专家接着称 , 男方的“尊长” , 是一个宽泛的用语 。 男方的“尊长”可以包括男方的爷爷奶奶、伯父伯母、叔叔婶婶、姑妈、姨妈以及有恩于男方的任何人和长辈 。
按照这位礼仪专家的说法 , 在新人结婚时 , 凡是有恩于男方的任何人都是需要拜谢的 。
然而 , 就在10月5日 , 安徽某地却发生了一件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 。

事件10月5日 , 是男子龚某的大喜之日 , 龚某的父母在某酒店给他举办了一场豪华的婚礼 。 而正在婚礼举行时 , 一位60多岁的大娘冲上了舞台 , 这位大娘冲上舞台后 , 先是要求龚某给她磕头下跪 , 在遭到龚某及其新娘拒绝后 , 大娘一把从主持人手里抢过了话筒 , 不顾台下众宾客的唏嘘 , 立即对龚某痛斥起来 。
那么 ,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知情人苏先生说:“冲上舞台的这位大娘名字叫宋某花 , 与龚某家是邻居 。 宋某花大娘是村子里有名的热心肠 , 帮助过许多人 , 但她的身上也有一个缺陷 , 那就是-----性子急 , 脾气坏 。 ”
知情人苏先生接着说:“原先 , 龚某家里的条件非常差 。 为了能够改善家里的条件 , 龚某的父母便想到了去南方打工 , 不过 , 有一个难题摆在龚某的父母面前 , 那就是----当时5岁的龚某没有人照顾 。 ”
知情人苏先生继续说:“龚某的父母都是孤儿 , 在他们未成年时便失去了父母 。 基于此 , 龚某的父母很少有亲戚 , 在这种情况下 , 假如两人都出门打工 , 龚某就会处于无人照顾的状态 。 于是 , 尽管龚某的父母很想出门打工 , 但他们也难以成行 。 ”
知情人苏先生最后说:“龚某父母的难处被宋某花大娘知道了 , 宋某花大娘表示:只要龚某的父母能够相信她 , 她愿意将龚某接到自己家里由自己照顾 。 对于宋某花大娘的表示 , 龚某的父母非常感激 , 于是 , 龚某的父母便将龚某扔给了宋某花大娘 , 出门打工去了 。 ”
据另一位知情人冯先生介绍 , 龚某的父母一直出门打工了十多年 , 在这十多年期间 , 龚某一直由宋某花大娘照顾 , 尽管龚某的父母也会给宋某花大娘一些抚养费 , 但所给的抚养费都是有限的 , 宋某花大娘并没有占任何便宜 。 在宋某花大娘照顾龚某期间 , 可谓是尽心尽力 , 在乡亲们看来 , 宋某花大娘对待龚某就像对待自己的亲生儿子一样 。 有一次 , 龚某在镇里上小学期间被同学打了 , 宋某花大娘听说后直接闯进学校 , 揪住那位打龚某的同学不松手 , 非要让那位同学给龚某道歉不可 。 后来 , 在老师的调解下 , 才平息了这一事件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