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开普半岛北端的开普敦 , 地名意为海角之城 , 它是南非最古老的城市
好望角在南非西南部法尔斯湾和大西洋之间的开普半岛顶端 , 北距开普敦52公里 。 这是一条细长的岩石岬角 , 长约4.8公里 。 巨大的灯塔竖立在岬角东北约1公里处海拔200多米的开普点上 , 晴天时40公里范围内清晰可见 。 好望角扼大西洋与印度洋航运的要冲 , 在苏伊士运河通航前的300多年间 , 是沟通欧、亚两洲唯一的海上航线 。
即使在苏伊士运河开通后 , 由于在运河内只能通行15万吨级以下的货轮 , 那些超级大油轮仍需从这里绕道 。 在苏伊士运河关闭时期 , 这条航道成了东西方的“海上生命线” 。 如今它仍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海上航线之一 , 每年绕道这里的船只有4万多艘 。 西方进口石油的一半以上 , 粮食的1/4 , 战略原料的1/3均经此运送 。 开普半岛北端的开普敦 , 地名意为“海角之城” 。
【江南百景图|开普半岛北端的开普敦,地名意为海角之城,它是南非最古老的城市】它是南非最古老的城市 , 又有“南非之母”和“母亲城”之称 。 荷兰人于1652年在特布尔山山麓建立了第一个永久性居民点 , 莫定了城市的基础 。 今日的开普敦已是一个拥有100多万人口、仅次于约翰内斯堡的南非第二大城 , 它不仅是国家立法机关所在地和开普省省会 , 同时又是南非最重要的客运和贸易深水良港 。 特布尔山 , 作为城市的象征 , 把这座美丽的海滨城市轻轻地拥在怀里 。 特布尔山高1067米 , 因顶平形似桌面而得名 , 山名之意即桌山 。
每逢夏季 , 东南风裹挟着印度洋上的水汽吹向特布尔山 , 山巅笼罩在云海之中 , 恰似给桌山铺上一块巨大的台布 。 在当地的传说中 , 山上的云雾是天上神仙与一位名叫梵汉克斯的大烟鬼比赛抽烟而造就的 。 特布尔山的一端是山势陡峻的德弗尔峰 , 又名魔鬼峰;另一端是莱昂斯黑德山和锡格纳尔山 , 过去曾在山上设信号站 , 用悬旗和鸣炮的方式向城里报告船只入港 。 锡格纳尔山上仍保存着旧时使用的大炮 , 每天中午鸣放 , 人们称其为“午炮” 。
特布尔山当年是航海家心目中的福地 , 每逢船舶驶近 , 船长都要将白兰地、银器或金币奖赏给第一个看见它的船员 , 如今已成为旅游者向往的名山 。 以特布尔山而得名的特布尔湾水域宽广 , 风平浪静 , 是船只停泊、补给的天然场所 , 享有“航海者之家”的美称 。 特布尔山与海湾之间是开普敦老城区 , 随时随地都能寻觅到当年拓荒者的足迹 。 建于1677年的古城堡具有典型的荷兰建筑风格 , 还有格鲁特教堂、最高法院旧址、用鹅卵石铺成的绿点广场等许多古老建筑风貌依旧 , 只是换了主人 。
开普敦市中心十分繁华 , 最大的商业街是一条保持着维多利亚时代 , 风格的长街 , 两旁商店大小装潢各异 , 出售商品各不相同 。 般每家商店只售一种货物 。 开普敦南郊是高等院校和科研中心 , 开普敦大学、南非学院和著名的格鲁特·苏尔医院等都集中在此 。 这一带还有人们熟悉的巴克斯特剧院、梅纳德维勒露天剧院和体育活动场所 。 开普敦是一座现代化的城市 , 全市有150多处娱乐和体育场所 , 还有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等各种文化设施 。 山水兼容、古今交融的风光使这座海角之城成了新兴的旅游城市 。
镇上出租的千艘游艇、太阳海岸可租可买的盔甲刀枪、许多旅游地可租用马匹、骆驼 , 这一切为奇险旅游更添乐趣 。 在这可吃到世界各国名菜 , 难怪千百万游人会被“旅游玉国”所吸引 , 纷沓而至 。 开普敦的国民经济分三大部类 。 包括:农林牧渔业 , 占7%;工交建筑业占35% , 旅游服务业占58% 。 可见 , 旅游服务业成了国民经济的支柱 , 占着第一位的重要位置 。 这种“无烟工业” , 原来这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