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专业人士的解答 , 小两口终于可以吃下定心丸了!美好的夫妻生活、指日可待的健康宝宝、温馨幸福的家庭 , 这些普通人都可以拥有的东西 , 他俩——一对“艾滋人”与健康人的组合 , 也同样可以拥有 。
中华预防医学会知道他俩已于11月22日领到结婚证后 , 力邀他们12月1日进京举行婚礼 。 一时间 , 原本平凡普通的小两口 , 成为了众人关注的焦点……
媒体造势:难以拿捏的分寸
为什么有关机构要邀请小琴与小明于12月1日赴北京举行婚礼呢?
因为 , 每年的12月1日 , 是“世界艾滋病宣传日” , 而宣传工作 , 是媒体和有关机构工作的题中应有之义 。
机构和媒体 , 希望趁着各媒体报道的热度 , 在艾滋病宣传日来临之际 , 通过为他俩举办盛大的婚礼、并请其参加研讨会和“全国艾滋病防治大会”等方式 , 把他俩当成一个鲜活生动的案例 , 以借机提升广大国人对艾滋病及其防护的认知 。
机构和媒体的这份初衷是好的 , 而且并非空穴来风 , 自有其合理性和迫切性 。
当时 , 我国的艾滋病防控形势十分严峻:
一方面 , 权威数据显示 , 截至2002年上半年 , 我国艾滋病感染人数已突破100万 , 如果不采取断然措施 , 到2010年我国艾滋病病毒感染人数预计将突破1000万;
而另一方面 , 随着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数量增多 , 人们“谈艾色变”VS对“艾滋人”各方面权益的关注也日益成为防艾工作亟待面对的正反两大课题 。
其实 , 防艾工作的迫切性从故事的主人公小明身上就可一窥端倪——因为 , 小明由于缺乏对艾滋病的正确认知 , 曾犯下了令人震惊的“愚昧性染毒”的错误 。
原来 , 小琴的毒瘾曾几次复发 , 文化程度低的小明“无知无畏”地偏偏不信邪 , 并不惜“以身试毒”来劝女友戒毒 。
哪知道 , 这一试 , 就让他自己“一溃千里”地染上了毒瘾 , 所以 , 就在他俩结婚前两个月 , 还曾双双被送去强制戒毒 。
小明的一句“我不怕 , 要是真被感染了 , 我俩就能一起对抗病毒了” , 让人既感动于这位痴心情郎的真诚 , 又不得不对其发出“勇哉愚哉”的一声叹息!
再加上艾滋病毒感染还有个“窗口期”问题 , 所以 , 小明到底有没有因吸毒而感染艾滋 , 是否仍然保有“健康人”之身 , 尚悬而未决 , 就连一直在为他们提供医学指导的胡绍源医生也认为需要进一步的医学检查方可确定 。
由此可见 , 艾滋病的防护知识 , 对于包括故事主人公在内的大多数普通人而言是乏善可陈的 , 需要正确地引导和宣传才能得以提升 。
所以 , 小琴和小明欣然接受了有关部门发来的邀请 , 愿意成为防艾义务宣传员 。
可是 , 当他们一行人终于从遥远的贵州来到了首都北京时 , 遭到了数十家媒体记者围堵 , 在记者们的“长枪短炮”面前 , 手捧结婚证书的小琴和小明既感动 , 又显得十分紧张无措 。
连日来 , 关于这对特殊恋人的故事被多家媒体连续报道 , 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同时 , 也已经给这对平凡的小夫妻带来了不小的困扰和压力 。
终于 , 媒体过度的报道使他俩退缩了 。 他们放弃了北京地坛医院红丝带之家等几家单位合作为他们主办的“长城脚下的盛大婚礼”;转而决定提前一天在颐和园搞一个“静悄悄”的结婚仪式来纪念他们的结合和北京之行 , 并于第二天就低调地坐火车离京返回贵州 。
这才有了故事开头颐和园里婚礼的一幕 。
其实 , 换位思考一下 , 小琴和小明的顾虑是完全值得同情和理解的 , 某些媒体在防艾宣传造势方面 , 的确有过度炒作和分寸拿捏不当之嫌 。
温暖的手:“艾滋人 ”真正所需
某些媒体的过度炒作让有些网友认为“艾滋女”进京结婚是一场残酷的“艾滋秀” , 偏离主题 , 十分无聊;有人还认为 , 媒体对一个艾滋病感染者的婚事如此过度关心 , 本身就是一种对艾滋病人群的歧视;更有人以怀疑的心态无端攻击小琴的人格……
以上种种媒体在分寸上的“拿捏不当” , 都违背了2002年世界艾滋病日“相互关爱、共享生命”的主题和价值观 。
结果既无法引起大众对“艾滋人”的理解和同情 , 也无法唤起人们对“艾滋人”应享受法律权利的思考和探寻;更在无意之间伤害了最应该被呵护的当事人——小琴的感情 。
正是为了降低这样的伤害 , 小琴在京期间才一直刻意回避着记者 , 也改变了与媒体和机构配合宣传防艾的初衷 , 尽量低调行事 。
推荐阅读
- 纪实:女大学生被拐卖到山区,三年转卖4次,获救时丧失生育能力
- 农村公婆进城带孙子,4年后被城里儿媳持刀驱赶:房子是我妈买的
- 2005年四川发现不腐古尸,专家检查后尸体被立即焚烧,这是为什么
- 农村女孩23岁还没有着落,100万彩礼就能领走,就是皮肤黑了一点
- 案例:13名女大学生被拐甘肃农村,解救时遭20多人围攻,法院咋判
- 建房俗语“门前坟屋后塘,家败难兴人不归”啥意思?可信吗
- 为什么国产农村剧背景都是东北,南方就不行?你拍个潮汕话试试
- 72岁大爷,无儿无女,娶60岁农村老太为妻,结婚5年后,大爷老宅拆迁分了116万
- 女子回农村老家,被母亲派到地里挖红薯,网友:这绝对是亲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