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虎和美洲虎:通过狩猎行为学比较,揭示三大猫科的解剖学差异( 三 )


根据丹麦学者P. Christiansen的测算 , 美洲虎的颞肌附着面积是咬肌的3.5倍 , 而狮子只有1.1倍 , 老虎则是2.1倍 。 也就是说 , 美洲虎的颞肌更发达 , 而狮子的咬肌比较发达 , 老虎则介于二者之间 。 颞肌主要负责动物合嘴 , 而咬肌是在嘴巴闭合之后起作用 。 因此 , 美洲虎的厉害之处是嘴巴闭合的那一下特别猛 , 而狮子的长处是咬力连绵不绝 , 后劲十足 。

三大猫咬力构成比较
食肉动物的犬齿是不可再生的 , 因此爆头并不是一种经济的方式 , 长期在秘鲁工作的美洲虎专家 Louise Emmons注意到 , 博物馆中很多美洲虎的犬齿出现了严重磨损或折断 。 然而 , 这种咬杀方式将美洲虎合嘴力量强劲的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 , 同时避开了美洲虎不善于锁喉的弱点 , 因而非常适合美洲虎 。
而狮子的颞肌力量难以咬穿猎物头骨 , 强大的咬肌却使它成为最擅长锁喉的猫科动物 。 狮子还开发出了另一种咬杀方式:咬住鼻孔使猎物窒息 , 这招只有部分狮群使用 , 非常考验咬力的后劲 。

狮子制服斑马
进食方式:为什么狮子从不藏食物?猫科动物都采取“饱一顿饥一顿”的生活方式 。 例如 , 一只成年老虎平均每天需要5-7千克食物 , 但在成功捕获猎物后的头几天 , 它每天吃14-16千克肉 , 极端情况下一夜间就能吞下30多千克肉 , 它一次吃饱后休息好几天再进行下一轮捕猎 。 狮子和美洲虎也是这种生活方式 。
有时老虎捕获大型猎物后 , 为躲避人类和食腐动物的打扰 , 它会把兽尸拖走 , 运到安全的地方再慢慢吃 。 这个时候 , 老虎的力量充满了传奇色彩 。 缅甸的一则记载中称 , 一只老虎拖走了一具770千克重的野牛尸体 , 这是13个成年人也拖不动的 。 还有只老虎拖着一具成年母牛尸体 , 跳上了4米高的路堤 。 老虎有时要离开猎物找地方喝水或休息 , 这时候它常用树叶或土将猎物埋起来 。

美洲虎拖拽南美貘尸体
美洲虎与老虎不同的是它从不掩埋猎物 , 但它在拖运猎物方面的壮举可以与老虎相媲美 。 在委内瑞拉 , 有只雌美洲虎拖着一具母牛尸体(180千克)走了200米 , 还有只美洲虎杀死一头母牛后 , 拖着牛尸体下了河 , 在急流中游了800米 。
然而 , 令我们感到奇怪的是 , 狮子似乎从不藏猎物 , 尤其是对大猎物 , 它们总是就地进食的 。 这首先因为狮子是群居动物 , 如夏勒博士观察到 , 当一只狮子准备将猎物拖走时 , 其他狮子都会往反方向拉 , 任何狮子将猎物拖走的尝试都是徒劳无功的 。

狮群一起进食
在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 , 狮子所面临的清道夫压力远比虎、美洲虎要大 。 兀鹫早就洞悉狮子在哪里打猎了 , 而一旦兀鹫开始盘旋和降落 , 鬣狗、胡狼和其他狮子就会迅速赶来 , 想要分一杯羹 。 狮子是草原上最强大的食肉动物 , 只要它在现场 , 兀鹫、鬣狗和胡狼都得靠边站 。 然而一旦它离开了 , 兽尸是藏不住的 , 清道夫们能在几个小时内把猎物啃的骨头都不剩 。 因此 , 狮子最好的办法就是快点吃、吃多点 。

狮群捕象
专家分析 , 狮子选择群居也与清道夫的压力有关 。 大型猎物一只狮子短时间内是吃不完的 , 与其丢给清道夫 , 还不如与自己亲族共享 。 夏勒观察到 , 一群狮子半个小时就将一头斑马吃的只剩下一具骨架 。
同样 , 老虎有时埋藏猎物 , 而美洲虎从不这么做 , 这也反映了二者面临的清道夫压力的差异 。 老虎的地盘上有狼、鬣狗、熊、兀鹫和乌鸦等清道夫可能来偷肉吃 , 而这些在美洲虎的地盘上都几乎没有 。

老虎和它的猎物:一头白肢野牛
综上所述 , 在食性和狩猎行为方面 , 三大猫虽然总体很相似 , 但也存在着诸多差异 。 归根结底 , 这是它们适应不同生活环境和饮食结构长期演化的结果 。

【狮、虎和美洲虎:通过狩猎行为学比较,揭示三大猫科的解剖学差异】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