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不该存在的恒星”,挑战着人类的宇宙学( 二 )


比如著名的哈勃望远镜 , 才能充分了解这颗恒星的情况 , 在随后的研究当中 , 这颗恒星的年龄也不断变得精确 , 从原来的160多亿年减小到了139亿年左右 。

但是这个数值也不稳定 , 为了确保其准确性 , 科学家还保留了7亿年的误差区间 , 在进一步缩小这个区间或者确定其准确数字之前 , 我们依然无法判定最后的结果 。
也就是说 , 这颗不该存在的恒星还是在挑战人类的宇宙学 , 即便是依据哈勃常数来推算 , 通过分析宇宙的膨胀速率来进行测定 , 误差区间也依然存在 , 因为哈勃常数本身就是介于一个区间当中的 , 如果不考虑这个变化的区间 , 得到的年龄数据就是138亿年 , 非常接近宇宙的发展历史 。

2019年 , 有研究团队针对这个论题进行了新的研究 , 他们利用引力透镜效应来重新确定了哈勃常数的取值 , 推算的结果得到的宇宙发展史长度数据是114亿年 , 但是这项研究是不是足够准确依然还有待进一步的确认 。
而如果这个数字是准确的 , 那么我们可以得到的这颗不该存在的恒星的年龄就是132亿年 , 它还是超过了宇宙的年龄 。

结语关于这背后的原因 , 很多科学家也进行了另外的猜测 。
比如也许这颗不再存在的恒星并非不该存在 , 而只是不该存在于我们今天所在的时空 , 又或者只是我们的研究和观测水平还不够 , 需要进一步掌握关于宇宙演化的理论 , 才能获得更多的分析基础 , 找到背后的真相 。
【一颗“不该存在的恒星”,挑战着人类的宇宙学】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