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能够在顶级期刊发表学术论文是许多科研人员的梦想 , 特别是《Nature》、《Science》这些在自然科学领域享有崇高声誉的杂志 。
而就在 2022 年 9 月 29 日 ,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朱敏院士团队的古鱼类学术论文 , 不仅发表在《Nature》杂志上 , 还是以封面文章的形式发表 , 不仅以封面文章的形式发表 , 还是一下子连发 4 篇!这些研究成果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
《自然》封面展示了最新发现的 5 种志留纪古鱼新属种的三维艺术复原 , 制图:Heming Zhang可能是因为在新闻报道中 , “从鱼到人”、“填补空白”这样的字眼反复出现 , 这项基础的科学研究也有幸引起了大家的关注 , 在多个媒体平台登上了热搜 , 还衍生出了“摸鱼严格来说是返祖现象”、“怪不得我是一条咸鱼!”等有趣的梗 。 作为科研团队成员之一 , 我也收到了很多对这项成果的关心和好奇 , 深感荣幸 , 今天就先回答一些网络上大家感兴趣的问题 , 再试着结合大家的问题 , 聊聊在不需要专业知识基础的情况下 , 如何理解这次的成果 。 下面 , 就让我们一起“吃瓜”吧!
01
对一些有趣问题的回答
首先 , 我收集了评论区一些点赞较高的问题 , 根据个人的认识尝试做一些回答 。问
当我们吃鱼时 , 是吃自己的祖先吗?
答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 人类与现生鱼类的关系更类似于在四亿年前分家的超远房亲戚 , 我们在久远过去的某个节点一定拥有一个共同的祖先 , 但人类和现生的鱼类选择了两条截然不同的道路 , 并各自演化到今天 。 我们与现在日常食用鱼类的“亲戚关系”已经非常单薄了 , 在“辈分”上 , 说是平辈也不为过 。
问
为什么新闻里古生物学家的工作场景经常在公路边?这和我想的不一样啊!
答
首先当然是方便 , 现代的野外工作总体上是以车辆为主要交通工具 , 在路上一边开车一边快速的“扫射”地层是很多地质人的常用技能 。 其次 , 在地质工作中有句老话叫做“逢沟必断” , 意思是总体上呈水平沉积的地层总会在深沟处破损 , 易发育断层 。 虽然这句话在实际工作中不一定对 , 但断面的存在确实能让我们更加轻易地对地层进行研究 。 这也是为什么古生物学家经常出现在建筑工地与公路等能露出岩层的地方 。
问
除了这次的5条鱼 , 还挖出了其它化石吗?
答
除了本次见刊的五个新物种外 , 还有同期发现的十余种全新的鱼类属种正处于整理与研究阶段 。 在可预见的未来 , 相信会有更多来自华南的研究成果进一步填补脊椎动物演化史的空白 。
02
为什么说这项研究是“填补空白”?
约 200 年前 , 地质学家罗德里克·默奇森(Roderick Murchison)将一套位于威尔士与英格兰边界处的岩层命名为了“志留系” 。 他在这套岩层中发现了包括颌骨、棘刺与鳞片在内的一些鱼类化石碎片 , 他认为这些碎片是“它们所属类群中最古老的” , 并与在上覆地层中发现的其他化石“截然不同” 。
地质学家罗德里克·默奇森 , 图片来源:Wikipedia随着地质学的发展 , 人们越来越明显地发现 , 志留纪地层中稀少的鱼类化石与上覆的、被称为“鱼类时代”的泥盆纪地层中丰富的鱼类化石 , 在数量上有鲜明的对比 。 而志留纪化石的稀缺也使得古生物学家所追求的生命进化图谱上留下了大块的空白 。 这也让很多人对进化论产生了质疑 。 现代古生物学家基本认为 , 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最早可以追溯到约 5.39 亿-5.20 亿年前的寒武纪生命大爆发 。 包括我们人类在内 , 地球上现存 99.8% 的脊椎动物都具有颌骨(上巴上颌与下巴) , 统称为有颌脊椎动物或有颌类 。 人类的很多器官以及身体结构都能追溯到有颌类的出现伊始 。 但一直以来 , 有颌脊椎动物的初期演化历程总是缺乏完整的化石证据 。 科学家们曾经使用分子钟等分子生物学手段 , 通过测算现生有颌类脊椎动物的遗传差异 , 得出有颌类的分化节点最早不晚于奥陶纪晚期(约 4.5 亿年前) 。 但正如前文所提到的 , 有颌脊椎动物在全球范围内的志留系中十分少见 , 完整的化石更是屈指可数 。 直到 2009 年 , 这一窘境才得以大大改善 。 情况的改善主要归功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在华南地区开展的长期野外调查 , 以及潇湘动物群中大量志留纪晚期(约 4.25 亿年前)化石的发现 。 本次的四篇学术论文 , 就是集中报道了一批产自重庆与贵州交界处的新化石标本 , 使得这断曾经模糊不清的岁月清晰起来 , 并且无可争议地将有颌脊椎动物的起源向更深、更古老的地层推进 , 同时也厘清了一些标志性的特征是如何演化的 。 所以 , 大家会在报道中看到的“填补关键空白”这样的说法 , 准确地说 , 是填补了全球志留纪早期有颌类化石记录这一“古生物学史上一个顽固存在的重大空白” , 首次为有颌类的崛起与最早期辐射分化提供确切证据 。
推荐阅读
- 57种动物和你倾诉一地鸡毛的生活,让你走进它们真实的内心世界
- 宇宙起源于无限小的奇点,但无限小的奇点如何产生如此多的物质?
- 地球科学和数学、物理有什么关系?
- 面对食肉动物,食草动物有能力反抗,为什么它们总是选择逃跑?
- 核酸检测的五虎上将
- 把移动基站搬上天!猎鹰九号拼车运送“蓝行者3号”星地直连卫星
- 为何月球正在逐渐远离地球?原本很可能撞上地球,却被海水给救了
- 由于气候变化,津巴布韦迁移了2500只野生动物
- 世上没有神,老子说的“谷神不死”当作何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