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在韦伯望远镜中红外线仪器的利眼之下 , 一张距离地球2900万光年的螺旋星系新图像展现了前所未有的细节 。 过去哈勃望远镜拍下旋臂之间的黑暗区域 , 现在韦伯望远镜则凸显出更多与旋臂相呼应的细丝结构 。
该星系名为IC 5332 , 和银河系同样属于螺旋星系 , 但大小仅约银河系三分之一 , 距离地球2900万光年 , 当地球眼中几乎完全正面相对故能尽情欣赏 。
过去 , 哈勃望远镜第三代广域照相机(Wide Field Camera 3 , WFC3)数据曾拍回漂亮的IC 5332星系图像 , 能看见旋臂与黑暗区域(可见光、紫外光因容易被星际尘埃散射无法穿透的较暗区域) , 但哈勃望远镜的镜子又不够冷 , 无法观测中红外波段 , 因此不知道黑暗区域内有什么东西 。
哈勃望远镜拍摄的IC 5332星系 。
中红外线仪器(MIRI)则是韦伯望远镜唯一能探测中红外波段(尤其是5~28 μm波长范围)的仪器 , 为了让MIRI在极低温度下运行 , NASA付出许多努力 , 现在MIRI也不负众望 , 带来IC 5332星系令人惊叹的新图像 , 过去哈勃图像中黑暗的区域不再黑暗 , 还进一步看到不同恒星 。
【中红外波段下的新细节,韦伯望远镜带来IC 5332星系新图像】这可以说明恒星分别在紫外线、可见光、红外光波段发出更亮的光 , 使IC 5332星系面貌趋于完整 。 与其他望远镜相比 , 这就是韦伯望远镜能看到更微弱恒星、更遥远星系的能力 , 能加深我们对宇宙事物的理解程度 。
推荐阅读
- 美国宇航局科学太空照片背后的艺术
- 一颗“不该存在的恒星”,挑战着人类的宇宙学
- 大气微粒和空气中的分子,相对论效应下它们的质量能有多小
- 极光还有沙丘状的?这有什么新鲜?带你解开谜团
- 韦布和哈勃联手拍摄尘土飞扬的星系
- SpaceX和NASA正在商讨使用龙飞船帮助哈勃太空望远镜提升轨道
- 韦布和哈勃望远镜首度合作,拍摄“飞镖”撞击小行星画面
- 哈勃太空望远镜探测到矮星系的“保护罩”:麦哲伦日冕
- NASA哈勃望远镜发现保卫着两个小星系的保护性盾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