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水稻种到天宫空间站上,中国人的种菜基因有多强大?


把水稻种到天宫空间站上,中国人的种菜基因有多强大?


文章图片


把水稻种到天宫空间站上,中国人的种菜基因有多强大?


文章图片


把水稻种到天宫空间站上,中国人的种菜基因有多强大?


昨天 , 神舟十四号飞行任务太空授课的“天宫课堂”第三课开始授课 , 问天实验舱生命生态实验柜进行的水稻种植项目也在这次的课堂上正式亮相 。

早在九月初的时候 , 该项目的水稻种子已经萌芽 , 长势喜人 。

据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介绍 , 10月12号 , 此前种植的“太空水稻”正在从灌浆期进入种子成熟期 。
本次实验其中一个目标是完成水稻在太空“从种子到种子”全生命周期的培养研究 , 为进一步解析空间微重力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和利用水稻进行空间粮食生产提供实验证据 。
除此之外 , 和太空水稻同时种植的拟南芥也早在10月3日的时候已经开花 。
由此可以看出 , 中国人拥有无比强大的种地基因 , 已经开始把水稻种到地球之外的宇宙空间了 。
说起对种菜的执着 , 我敢说 , 在地球上 , 中国人敢说第二 , 就没有人敢说第一 。
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的农业大国 , 农业耕种一直都是中国人的主要任务之一 。
早在西汉时期 , 汉朝为了西域边疆的安全与统一 , 开始屯垦戍边的制度 , 其中屯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点就是要通过种植粮食养活戍边的人员 。
从那时候开始 , 就可以看出中国人的种菜基因是与生俱来的 , 防守边疆都不忘记种田种菜 。
我们现在新疆的建设兵团其实也是延续了汉朝以来的屯垦戍边的政策 , 只不过现在的新疆种田很多都实现了机械化 , 种田的效率更高 。
我们的部队也继承了汉代以来的优良传统 , 从南泥湾到现代部队 , 都有种菜的传统 。
中国在非洲的维和部队就把技能带到了非洲 , 让非洲的维和部队驻地瓜果飘香 。

在2020年的时候 ,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 , 刚果(金)各国维和部队的果蔬类食品无法满足原有配送需求 。
我国拥有种菜基因的第23批赴刚果(金)维和工兵分队的官兵们 , 没有自怨自艾 , 而是利用业余时间开荒种地 , 把每块菜地负责到人 , 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官兵口味确定蔬菜种植类别 。

仅仅一个月 , 官兵们种的菜就被端上了餐桌 , 同时还让西非马里的沙漠中多了一抹绿色 , 一抹给人希望与快乐的绿色 。
非洲有些地方条件很艰苦 , 可能没有一块一块的地给战士们去种菜 , 这时候怎么办呢?
没有条件 , 那就创造条件 , 这根本难不住维和部队的官兵们 。
他们不在整块的地里种菜 , 还可以在板房四周的防爆沙箱中 , 种上了各种各样的蔬菜 。

当然 , 这些瓜果蔬菜不但受到我国维和部队的喜爱 , 也大受当地非洲人民的喜爱 。
非洲很多国家的经济算不上发达 , 很多地方至今都没能解决温饱问题 , 农业技术水平也相当的落后 。
为了保障维和部队的饮食质量 , 让维和部队在偏远的非洲地区也能吃上新鲜的蔬菜水果 , 种植瓜果蔬菜不只是基因决定 , 也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
多余的瓜果蔬菜我们也不吝于赠送给当地的人民 , 还毫无保留地教授一些种植知识给当地的民众 , 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
由此可见 , 中国人强大的种菜基因 , 不止满足了自己的需求 , 还影响了非洲国家的人民 。
从在天宫空间站里种植水稻也可以知道 , 地球上种菜已经不能满足中国人的需求了 , 中国人的种菜已经放眼于星辰大海和浩瀚的宇宙之中了 。
根据中国的探月计划 , 我们的下一步就要开启载人登月的工作 。
虽然现在根据现有的壤分析得知 , 月壤的条件不适合种菜 , 可是我相信 , 勤劳勇敢的中国人一定是有能力找到解决办法的 。
如果有一天 , 中国把水稻种到月球上 , 请不要惊讶 , 这是中国人的基因决定的 。
我是42光年 , 喜欢就点个关注吧 。
【把水稻种到天宫空间站上,中国人的种菜基因有多强大?】(首发于公众号:42光年)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