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奖得主的理论:人在死亡后,灵魂将以“量子形态”继续存在?


诺贝尔奖得主的理论:人在死亡后,灵魂将以“量子形态”继续存在?


文章图片


诺贝尔奖得主的理论:人在死亡后,灵魂将以“量子形态”继续存在?


文章图片


诺贝尔奖得主的理论:人在死亡后,灵魂将以“量子形态”继续存在?


文章图片


最初提出起点概念获得诺奖
今天我们要说的就是量子灵魂 。 罗杰彭罗斯 , 英国数学物理学家 , 是剑桥大学的博士 , 也是牛津大学的名誉教授 。 彭罗斯是霍金的好友 , 在1965年时还曾与霍金共同创立了现代宇宙论中的数学结构理论 , 此后开始钻研量子力学和奇点理论 。
彭罗斯提出了一个叫做起点的概念 , 这是一个体积无限小而密度又无限大的点 , 通过计算得出巨大恒星 , 坍缩时就会形成起点 , 也就黑洞 。 而且霍金在这个基础上提出 , 或许我们这个宇宙就是源自于这么一个起点 。

这个理论被称为是彭罗斯定律 , 也正是因为这个发现 , 让彭罗斯获得了2020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这个科学领域的最高奖项 。 按照这个成就来看 , 他应该是诸多科学家眼中的标杆人物 , 但结果却恰恰相反 , 按照彭罗斯的说法来看 , 人工智能都是逻辑运算 。
人类是怎么产生意识的呢?他认为在人的大脑之中 , 有许多处于纠缠态的电子 , 这些电子每坍缩一次 , 人就会产生各自的思维和思想 , 因为这些电子不断的坍缩而又不断的纠缠 , 这才产生了所谓的灵魂或意识 。

灵魂不灭论有何依据
其实听到这里还算是比较科学 , 但接下来的理论和对灵魂的阐述却充满了一股玄学的味道 。 他说 , 一个生命在陨落后 , 灵魂不会因此消失 , 它其中的量子信息并未被破坏 , 而且他们会离开身体 , 重新返回宇宙 。
一直到今天 , 几乎所有关于寻找灵魂的实验均以失败告终 。 所以众多科学家认为灵魂或意识并不能单独存在 , 例如1962年的诺贝尔生理 。 以及医学奖得主克里克也曾研究过意识 , 他认为灵魂存在于神经细胞之中 , 是人类大脑在成长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特殊现象 。

截至目前 , 这也是医学界比较认可的一种说法 。 难道人在死亡后就真的彻底消失了吗?就没有科学家再次挑战灵魂这个难题吗?还有一个现在仍在研究的就是濒死体验 , 而彭罗斯爵士的理念就与这个濒死体验有关 。
濒死体验中的灵魂出体现象
研究灵魂总归还是研究生死的话题 , 所以有一部分科学家就提出了濒死体验 。 什么是濒死体验呢?就是从一个人在遭到重创并送到医院后 , 一直到抢救成功之前 , 这段昏迷的时间就被称为是濒死体 。

科学家通过大量采访濒死的病人 , 发现这些人在这段昏迷的时间里会出现很多奇幻且类似的经历 , 这个就是濒死体验 , 比如说他们能感觉到离开身体 , 能够回顾自己的人生 , 有的甚至还能看到一些已经去世的亲人 , 比较奇怪的就是他们几乎都有灵魂出体的经历 。
那这个时候问题就来了 , 这些来自于天南海北的病人为什么会有相同的体验?他们这些体验到底是怎么出现的?这一直是濒死体验研究的一大难题 , 那彭罗斯是如何解释的呢?他认为人类濒死体验相当于大脑中量子计算机的一个程序 , 其实死亡之后仍存在于宇宙之中 。

灵魂会是量子状态的吗
也就是说 , 他认为灵魂是一种量子物质 , 这种物质在离开人体后就会返回到宇宙当中 , 捏起来可能有些难以理解 , 这个还要从量子力学开始说起 。 在量子力学中有个叫做叠加态的概念 , 就是指一个微观量子可以同时处于多种状态的叠加 。
所以彭罗斯认为 , 如果用这种方法来解释的话 , 那么人在死亡后 , 人体的信息不会消失 , 而是会去到宇宙之中的某个地方 , 这种状况就与我们神话概念中的灵魂极为相似 , 所以可以模糊的将其定义为是灵魂 。

【诺贝尔奖得主的理论:人在死亡后,灵魂将以“量子形态”继续存在?】但至于这个量子意识到底是不是灵魂 , 罗斯没有明确承认 , 只是说它与我们之前所讲的灵魂概念十分相似 。 不过必须承认的是 , 灵魂属于宇宙这个概念算是玄学上的共识 , 但也因此 , 彭罗斯才会被部分主流科学家抨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