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无法逃逸,为什么银河中心黑洞照片却是亮的,像一座星际之门?


光无法逃逸,为什么银河中心黑洞照片却是亮的,像一座星际之门?


文章图片


光无法逃逸,为什么银河中心黑洞照片却是亮的,像一座星际之门?


文章图片


光无法逃逸,为什么银河中心黑洞照片却是亮的,像一座星际之门?


文章图片


光无法逃逸,为什么银河中心黑洞照片却是亮的,像一座星际之门?


文章图片


光无法逃逸,为什么银河中心黑洞照片却是亮的,像一座星际之门?


文章图片


光无法逃逸,为什么银河中心黑洞照片却是亮的,像一座星际之门?


文章图片


光无法逃逸,为什么银河中心黑洞照片却是亮的,像一座星际之门?


文章图片


光无法逃逸,为什么银河中心黑洞照片却是亮的,像一座星际之门?


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看到了银河系中心黑洞的细节 , 这在以往是不可想象的!虽然这张照片略显模糊不清 , 但它的确提示了银河系的主宰——人马座A*黑洞的真实形态:如同一个甜甜圈 , 中心的四周还有三个亮斑 , 有没有一种“星际之门”的感觉?

银河系中心黑洞的图像
能拍下这张照片 , 在地球上只有EHT“事件视界望远镜”才能做到 。 事件视界望远镜其实并不是一台望远镜 , 而是将分布在世界多地的8座不同波段的射电望远镜观测站联合在一起 , 共同观测同一个目标 , 形成了口径相当于地球直径的超级巨大的虚拟望远镜 , 足以观察到超大质量黑洞在事件视界尺度的结构 。

事件视界望远镜的成员:ALMA射电望远镜阵列
为啥要用这么多射电望远镜呢?如果换成大名鼎鼎的哈勃太空望远镜 , 还有发射不太久的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 , 能不能拍到这样的黑洞照片呢?还真不能!因为这两个望远镜工作在可见光和紫外、红外波段 , 需要使用玻璃或铍制的反射镜片 , 口径做不了太大 。
哈勃望远镜主镜的口径是2.4米 , 詹姆斯·韦伯望远镜的等效口径是6.5米 , 就算是还没建成的世界最大口径光学望远镜——欧洲南方天文台的极大望远镜ELT , 口径也就是39米左右 。 几十米口径的望远镜已经是个庞然巨物了 , 但想看清数万光年以外的人马座A*黑洞却依然是毫无可能!

哈勃望远镜不太可能拍到人马座A*黑洞的细节
这是由于人马座A*的视界直径虽然有2400万公里 , 但距离我们太远了 , 足足有2.6万光年 。 从地球上观察这个黑洞 , 就如同去看月球上的一个直径几厘米的乒乓球 。 如果想要使用可见光望远镜看清这个“乒乓球”的话 , 其实能算出来这个望远镜的口径究竟需要多大 。
计算方法就是望远镜的口径D=距离×1.22×可见光波长/物体长度 。 如果我们选取波长为550纳米 , 可以很方便地计算出所需望远镜的口径大约是6877米 。 一个接近7公里口径的大反射镜 , 而且需要磨到极高的精度 , 以现在人类的技术能力是无论如何难以做到的 。
除了望远镜口径的难题外 , 星系中央的黑洞往往还被大量的气体和尘埃包围 , 银心黑洞尤其如此 。 这些物质会阻挡住可见光 , 由于我们就在银河系的银盘之内 , 要观察它需要透过无数障碍物 , 可见光此时已经无能为力了 。 这也是多年来我们一直看不到人马座A*黑洞的一个重要原因 。

银心黑洞被大量气体包围
为了解决这些难题 , 科学家想了两个办法 , 一个是改用射电望远镜 。 射电望远镜接收的也是电磁波 , 但是波长比可见光和红外线更长 , 包括米波、厘米波、毫米波和亚毫米波段 , 这些波长超过了绝大部分星际尘埃和气体粒子的尺度 , 可以绕开它们的阻挡而到达地球 。
不过既然波长变长了 , 想要看清同样大小的物体 , 所需要的口径就更大了 。 好在射电望远镜就像一个硕大的抛物面卫星天线 , 可以用金属材料制作 , 对镜面精度要求也没有光学望远镜那么高 , 所以能做得很大 。 像“中国天眼”FAST射电望远镜的口径就做到了500米(但FAST并不是EHT的成员) 。

中国天眼FAST射电望远镜
饶是如此 , 要想看到银河系中心的黑洞 , 500米的口径还是微不足道 。 如果用米波、厘米波来观测的话 , 需要的口径过于庞大 , 不可能实现 , 而且波长太长还容易被气体和尘埃散射 , 图像会更模糊 。 就算是用波长较短的毫米和亚毫米波 , 需要的口径也超过了上万公里 , 这种规模的射电望远镜是根本不可能建造成功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