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被证明是个黑洞,扎克伯格一脚踏空


“元宇宙”被证明是个黑洞,扎克伯格一脚踏空


文章图片


“元宇宙”被证明是个黑洞,扎克伯格一脚踏空


文章图片


元宇宙 , 毫无疑问是一个巨大无比的黑洞 。 这个黑洞并不是完全不能翻白 , 而是现在介入 , 为时太早……扎克伯格率全球之先 , 一脚踏空 , 财富大幅缩水 , 这仅仅是一个开始 。 今天就来证明这个黑洞背后的逻辑 。

【 生态之别 】
元宇宙 , 本质上是要构建一个全新的生态系统 , 瞄准的对象是全球人类 。
这个系统 , 和现在的苹果生态、安卓生态 , 有所不同 。 扎克伯格的胃口更大、心态更开放 , 他是想通吃!未来 , 全人类都将成为元宇宙的一部分 , 包括苹果用户安卓用户一切的一切 。
那么问题就来了 , 元宇宙的入口在哪里?
对于扎克伯格而言 , 要想统治元宇宙 , 首先要统治入口 。 这个入口 , 只能是VR头显设备 。 因为 , 手机只能满足便捷性 , 暂时无法实现身临其境的沉浸式体验 。
因此 , 扎克伯格十分重视VR头显的开发 , 其目标自然是要做“头显界的苹果” 。 正如苹果把持了手机硬件 , 也就把持了入口和生态圈一样 。 未来 , 扎克伯格把持了头显硬件 , 同样也能把持元宇宙的入口和生态 。
可惜 , 这一切 , 都只是想象 。

【 逻辑之别 】
智能手机的革命性产品是苹果4代 。 在这之前 , 经历了至少30多年的手机演化 。 当苹果4出现之后 , 人们对手机的认识才发生彻底改变 。 手机这个东西 , 才逐渐从功能性通话和短信 , 转向生活的方方面面 。 然后 , 网购网游啥的 , 才有了基础设施 , 才逐步兴起互联网生态圈的概念 。
也就是说 , 硬件基础设施的普及在先 , 生态圈走向成熟在后 。
扎克伯格的逻辑恰恰相反 。 他是率先更名元宇宙 , 先致力于改变人类对未来生态的认知 , 然后 , 推动头显硬件的开发 。
他想靠自身的研发力量 , 开发出苹果级的头显硬件 。 我认为 , 不经历过大浪淘沙 , 不经历几十年的市场竞争 , 难度非常大 。
如果扎克伯格不能通过一己之力 , 研发出现象级、垄断级的产品 , 他就根本不可能创造出元宇宙生态的入口 。 没有入口 , 所有的生态概念 , 就是给别人做嫁衣 。 举个例子 , 万一 , 苹果抢先开发出来了 , 入口到了苹果手里 , 扎克伯格靠什么创建他的宏大计划?

【 习惯之别 】
人类刚刚习惯了手机生态 , 突然又来了一个元宇宙生态 。
人类刚刚习惯了越来越精巧的手机 , 突然又出现一个头显 。
人类刚刚习惯用手机来打发碎片化的时间 , 突然又多个元宇宙时空 。
无所适从 , 正是元宇宙面临的尴尬 。 目前来看 , 元宇宙并不能有效填补人类的生活 , 而是要另创一套 。 而且最好能躲在自己的房间里 , 带上头显 , 用大把大把的时间 , 重建另一个自己……这么一来 , 扎克伯格的努力就演变成了 , 改变人类的现实习惯!然而 , 在元宇宙到底能给人类带来什么还没搞清楚的时候 , 人类凭什么愿意进去消耗精力?
当前 , 手机构建的现实生态 , 还在不断升级 , 智能汽车就是手机的升级版 。 还有人形机器人 , 都是构建现实生态的入口 。 也就是说 , 现实生态圈的价值还没有被开发充分 , 突然要面对元宇宙 , 跳跃性太大 , 可接受度相对较低 。

【 痛点之别 】
元宇宙到底能给人类带来什么呢?我们听了太多虚拟的、分身的、奇幻的 , 也听说屌丝进去能逆袭 , 穷人进去能变富……有先行者吗?空对空是赚不到眼球的!
前几天 , 中青宝富二代大婚 , 搞了一场元宇宙婚礼 , 的确挺会玩 。 但是 , 很多人根本没看明白 , 搞一个自己的分身 , 现实婚礼和元宇宙婚礼同步进行 , 意义到底在哪里?仅仅是好玩?普通人有这个刚需和必要吗?
元宇宙发展到今天 , 市场痛点到底是什么?刚需人群到底在哪里?不清晰!没有解决市场痛点 , 就不会趋之若鹜 。 没有流动性 , 就不可能成气候 。 不成气候 , 哪来的玩家基数……
元宇宙要想玩得转 , 本质上还是造流量 。 例如 , 短视频低成本能变现 , 人就往里钻 。 再比如新加坡税负低 , 好多富人办了移民 , 几百万的人口规模 , 几亿人排队想进去 。 这就叫造流量 。 而造流量的源头 , 得有无限吸引人的东西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