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 | 第四分队长
2019年 , 古巴海滩度假胜地吉列尔莫岛(Cayo Guillermo)迎来了世界各地的旅游业界代表和媒体记者 , 当地要员更是悉数到场 , 他们正在为Gran Muthu酒店的开业剪彩 。
沿着海岸线望去 , 大西洋暖流从这里生成 , 热带雨林气候孕育了全世界品质最高的咖啡和雪茄 , 从19世纪开始 , 古巴便成为加勒比海地区旅游业的中心 。 Muthu酒店由米高梅集团与国营旅游公司 Gaviota 合资运营 , 自2008年以来 , 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开始进入古巴 , 从2011年到2016年 , 古巴经济年均增速达2.8% , 成为整个拉美的翘楚 。
剪彩落下 , 人潮发出一阵欢呼 , 身着紧身衣和高跟鞋的舞蹈团登台表演 , 舞者们手持彩虹旗 , 在邦戈鼓律动的衬托下 , 飘扬在温暖的加勒比海风之中 。 这家酒店是古巴第一家为LGBT+群体所设立的度假酒店 , 其官方网站上的宣传语写着 , “来Gran Muthu庆祝吧 。 ”酒店的经营方很清楚 , 运营LGBT+酒店能大幅提高当地的知名度和国际影响力 。
那年的确有很多值得庆祝的事情 , 对古巴的LGBT+群体而言 , 反歧视法修订后 , 加入了基于性别表达和性别认同的内容 , 以此促进社会平等 , 法学家们亦着手制定新的《家庭法》 , 为后续的变革做了铺垫 。
▲ Gran Muthu Rainbow Hotel酒店开业 BBC
纵观古巴历史 , 用徘徊在文明边缘来描述并不为过 。 哥伦布的帆船抵达前 , 加勒比海第一大岛上仅有以狩猎和捕鱼维生的少量原住民 , 伴随大航海时代 , 欧洲人带来了先进的种植技术及近300年的殖民主义 , 白人、黑人、乃至华人或主动或被动地踏足这片肥沃之地 。 地理环境确立了古巴经济以初级农业产品出口和旅游业为支柱 , 在20世纪独立后 , 当局始终拿不出有效的发展措施 , 经济停滞是笼罩在整个拉美地区上难以驱散的雾霭 。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 菲德尔·卡斯特罗(Fidel Castro)和切·格瓦拉(Che Guevara)践行了这句经典的论断 , 50年代的一声枪响 , 将饱受西方帝国主义和霸权主义压迫的小岛染成红色 , 新的当局提出一系列主张 , 建立起崭新的全民体制 , 改变了古巴的旧貌 。 时至今日 , 公民从出生到死亡都享受免费医疗 , 小到检查视力 , 大到复杂的心脏搭桥手术一律免费 。 从幼儿园到大学都不需要交纳学费 , 甚至住校生在学校里面的课本、文具等都是由国家发放 。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列强 , 自然容不下这颗打入后花园的钉子 , 宣布对其进行经济封锁 , 迫使古巴不得不倒向莫斯科 , 加入以苏联为首的“经互会”体系 。 莫斯科凭借高度指令式的计划经济 , 为经互会成员“安排”其工业产能 , 以包产包销的方式促进了古巴经济发展 , 却也在无形中成为掣肘 。 随着冷战结束 , 古巴人民发现 , 努力发展几十年 , 到头来能出口的产品和100年前没有什么变化 。 用咖啡、雪茄换来的雷达、导弹并没让古巴人民走向富强 , 古巴领导层进行了全面反思 , 一致认为需要向东方大国学习 。
1993年 , 菲德尔·卡斯特罗和弟弟劳尔·卡斯托罗着手领导古巴进行改革开放 , 走出一条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 。 也是在同年 , 菲德尔·卡斯特罗在公开采访中表态 , 过去针对LGBT+群体的政策是错误的 , 不管哪种性取向都应该受到尊重 , 在他的授意下 , 古巴各地举办了一系列教育讲习班 , 向大众普及相关知识 。
【古巴|干得漂亮,古巴新家庭法通过,打破西方垄断的婚姻平权】即便经历过长时间的殖民统治和天主教熏陶 , 过去的古巴也没有出现极端时期 , 20世纪30年代 , 哈瓦那的海滩和酒吧已经有形形色色的变装表演者 。 美国发动经济封锁后 , 领导层被迫做出回应 , 试图压制一切带有美国色彩的产物 , 在60至70年代 , 大量的LGBT+群体被迫接受改造 , 直到1979年 , 非异性传统关系才得以免于处罚 。
所以到了2010年 , 已经退休的菲德尔·卡斯特罗在在墨西哥《日报》采访时承认 , 在他执政期间LGBT+群体的遭遇是“一种极大的不公正 , 极大的不公正!”他说:“如果有人负责 , 那就是我……”
敢于面对过去 , 同时不断进行调整 , 是古巴在趋于停滞的拉美仍能保持发展的最直接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