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恐龙是很多孩子的童年梦想 , 哪怕是著名的大导演斯皮尔伯格也不例外 。
斯皮尔伯格曾经说过:“当我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 , 恐龙对我来说就是一切 。 我在动物园看不到恐龙 , 只能看恐龙的画册 。 而我最喜欢的就是三角龙 , 小时候第一次在宾州的国家历史博物馆中看到三角龙的化石 , 我就无可救药地喜欢上了它 。 ”
而正是童年对恐龙的兴趣 , 才有了之后《侏罗纪公园》系列经典电影的诞生 , 也让无数的小朋友、大朋友们在荧幕上看到恐龙梦想成真 。
现在我的孩子也长大了 , 对恐龙也非常感兴趣 , 北京自然博物馆的恐龙展去过好多次了 , 恐龙太神秘 , 也太有趣 , 让小孩子们欲罢不能 。
那么真实的恐龙到底是什么样呢?他们在历史上是如何进化发展的呢?
由青年古生物学者 , 博士生导师邢立达所编著的《中国恐龙博物馆》 , 就是这样一本汇集了关于中国恐龙百科知识的大全书 , 由浅入深地为孩子们从地质、历史、生物等各个学科建立起初步的恐龙知识体系 。 翻开这本书 , 曾经在史前的中国大地上漫步的那些奇美壮丽的庞然大物 , 跃然纸上 , 有关它们的知识尽在《中国恐龙博物馆》中 , 丰富多彩的图片 , 详尽有趣的知识 , 让恐龙迷们都能沉浸其中 。
从生物学的分类来说 , 生物分为门、纲、目、科、属、种 , 恐龙相比于其他的生物来说并不算是非常多 , 但也有1500多个属 , 如果将这么多类型的恐龙全都介绍清楚 , 邢立达认为非常困难 。 但是将自己非常熟悉的中国恐龙为对象 , 写出一本《中国恐龙博物馆》来 , 他认为还是比较现实的 。 即使这样 , 所涉及的恐龙也达到了300个属 , 这是相当大的工作量 。
全书分为8章 , 从不同的类型分别对恐龙加以介绍 。 这八大类分别是:兽脚类、蜥脚类、基干新鸟臀类、鸟脚类、角龙类、肿头龙类、剑龙类、甲龙类 , 每一类又分为若干属 , 让读者们从最基本的分类上就能对恐龙有一个大略的了解 。
在介绍每个具体的恐龙时 , 邢立达将之分为三小节 , 分别是恐龙基本概况、恐龙的特征、发现故事 。
恐龙的基本概况介绍了拉丁名、拉丁名含义、食性、体长、发现地、命名时间等 , 从科学分类上清楚恐龙的来龙去脉 。
恐龙的特征则是从该类恐龙的外形外貌特征 , 身体结构细节 , 生活习性等各方面详细介绍 , 涉猎范围极广 , 不愧“博物馆”的名号 。
在发现故事这一节 , 介绍了这类恐龙的发现过程、发现地点 , 以及命名的过程 , 让读者了解了许多恐龙挖掘过程中的细节和趣事 , 也让读者对考古工作者们的工作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
翻开这本《中国恐龙博物馆》 , 多彩的图片 , 详实的文字 , 让读者仿佛直接与最庞大、最致命的肉食恐龙面对面 , 与身披优美羽毛的近鸟龙一起翩翩起舞 , 与巨大的鱼龙一起遨游海底……
在以后带着孩子去自然博物馆的时候 , 可以带着这本《中国恐龙博物馆》 , 一边参观恐龙化石 , 一边按图索骥 , 学习恐龙的知识 , 想必一举多得 , 能够学习到更多的恐龙知识 。
印象中在自然博物馆中看过近鸟龙、永川龙、中国鸟龙、巨盗龙、小盗龙、中国角龙等 , 下次可以去寻找更多的中国本土恐龙 。
书中还提到了近鸟龙 , 通过采集近鸟龙身上不同的的微小样本 , 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取样黑素体 , 成功地复原出了赫氏近鸟龙这种身披羽毛的恐龙标本 , 非常之漂亮 , 从羽毛的审美进化上来说 , 也提供了一种很重要的佐证 。
这件标本在陪孩子去博物馆的时候看过很多次 , 孩子在看书的时候一眼就认出来了 。 但是却没有想到一件化石的背后会有如此多的故事与科学道理 , 真是让人感觉大自然的神奇 。
【“恐龙猎人”邢立达带您走入《中国恐龙博物馆》的神秘世界】邢立达的《中国恐龙博物馆》为读者策划了一场通往恐龙世界的时空旅行 , 书中包含了大量精美的图片 , 再加上风趣幽默的背后小故事 , 读者可以了解到各个时代生活的恐龙 , 以及恐龙的特征和生活习性 , 让读者们不仅仅可以学习到恐龙的知识 , 更是深深地沉醉在中国大地神秘的恐龙世界不能自拔 , 快来进入《中国恐龙博物馆》的恐龙时空之旅吧 。
推荐阅读
- 人类还可以在地球生存多久,为什么必须要探索其他星球?
- 占星基础|行星馈赠与酬谢,来自星体的报恩
- “人类从鱼进化而来”被证实后,我们吃鱼,是在吃自己的祖先?
- 为什么宇宙飞船返回地球时,要不惜燃烧的代价,高速穿过大气层?
- 地球自转变快,一天已不足24小时,未来只会越来越慢?
- “第二地球”被发现?科学家:极有可能适合人类生存
- 诺贝尔奖得主的理论:人在死亡后,灵魂将以“量子形态”继续存在?
- 诺贝尔奖得主的理论:人在死亡后,灵魂将以“量子形态”继续存在
- 这些人员核酸采样,可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