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在中国 , 目前拥有藏传佛教的寺庙有3800多座 , 僧尼有16余万人 , 而其中活佛有1700多位 , 寺庙作为藏传佛教的宗教活动场所 , 在近十多年来在党在政府的包容开放的支持态度 , 尊重的态度下 。 作为佛教的一个分支 , 藏传佛教在近些年来有了更多教宗的发展 。
川西色达亚青寺觉姆岛-真实存在的“女儿国”
在藏传佛教当中 , 四川的色达一直拥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和地位 , 传说中的五明佛学院 , 在这里广为游人所知 。 作为全球最大的佛学院 , 色达有一广为人知的亚青寺 , 在藏传佛教当中更是拥有着更为重要的地位 。
亚青寺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白玉境内 。 是川西色达是与色达五明佛学院齐名的僧尼大型修学之地 , 作为川西的旅游胜地 , 几乎是去往川西旅游 , 都会必去的一个地点 。
但是事实上来到这里的人可能更印象更为深 , 深刻的 。 还是这里的亚青寺中修行最大的一个群体:“觉姆” 。
在亚青寺中 , 有2万多名僧尼 , 作为一个罕见的原生态的藏族地区 , 属于宁玛教派 。 那这里也聚集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宁玛派藏族女性修行者 。 修行者们隔岸居住男性修行者 , 住在河岸对面半岛上现在称为“觉姆”岛上的 , 就聚集着这些所有的女性修行者 。
在藏语中“觉姆”是女尊者的意思 , 历史上的王都称其母亲和姐妹为“觉姆” , 在藏区出家的男士称为“扎巴” , 而女性称为“觉姆” , 这是对于修行者的一种尊称 。 藏传佛教中对于修行的定义是“需要以一颗圣洁之心 , 以苦修得正道” , 所以越是“苦其心志” , 活在清贫的苦修状态里恪守戒律 , 修行越是可以早日开悟得道 。
亚青寺始建于1985年 , 除了寺庙的建筑 , 周围都是修行者 , 逐水而居的2万余间小屋子 , 如火柴盒子一般的临时居所 , 沿着蜿蜒纵横的“昌曲河”包围了亚青寺 。
觉姆:苦修才能得正道
这些居所看起来就是一座又一座 , 高只有1米5的红色小矮房子 , 而岛民因为全是身穿僧衣的女性住在这里才有了名字“觉姆岛” , 觉姆岛的女性修行者大多是当地信仰佛教的女性藏民 , 也有一小部分信徒是来源于全国各地 , 要成为觉姆 , 往往要承认 , 要准备自己的人生和清修简朴的生活相关联 。
很多修行者 , 在这条路上已经走了很多年 , 只为了找到“离苦得乐”的正道 , 大多数时候 , 如果正常人居住在这样简陋的生存休息居所当中 , 甚至连正常转起来都不能容纳 , 一定会觉得难以忍受的 。
但是对于已经习惯了在小火柴盒般的盒子里 , 双盘盘腿而坐 , 日常入定修行的觉姆来说 , 早已完全地适应这样的苦修方式 , 因为在她们的认知里 , 这世间的苦难是一个有定数和定量的存在 , 如果修行者能够将苦难多承受一些 , 多修行一些 , 那就意味着这世上 , 世人的苦难就会减少一份 。
公序:成年男性禁止入岛 , 天黑后禁止出入离岛
在觉姆岛上有着很多的清规戒律 , 比如说这里只有女性和10岁以下的小男孩才可以登岛 , 成年男性绝对禁止进入觉姆岛 , 但是由于长久以来已经形成的约定 , 这一不用成文字的戒律 , 早已约定俗成的进入当地人的操守标准当中 , 成年男性自动就远离这个小岛 。
除了对男性出入的禁止 , 觉姆岛还有一个“夜间就禁止在离岛和出入”的规则 , 和之前对于异性禁止登岛一样 , 这并不是成文的规定 , 而这样的规定却早已成为应谨守的清规戒律 , 既然是实行苦居清修的生活 , 就需要有足够坚定的意念 , 来潜心修行 , 而这都需要整体良好的修行氛围 , 与尽量减少物欲与执念 , 才能够真正诠释苦修的含义 。
【吉林市|真实的“女儿国”:禁止成年男性进入,天黑禁止出入离岛】在这个岛上日复一日进行这样的清修与苦修的姆 , 到底是否在修行当中寻找到生命的真谛 , 或许外人并不得而知 , 但从她们的 , 除了用很少一部分经济支撑购买自己的日常生活用品之外 , 所以极大部分的收入全都捐赠给了寺庙 , 而甘之如饴 。 从中可以看出至少对于她们的心境来说 , 已经在这样的过程当中 , 找到了喜悦和平静 。
推荐阅读
- 吉林市|越夜越精彩丨夜游白鹿原的N种方式 纯享版总有你的爱
- 吉林市|吉林市备受中国女性欢迎,慕名来旅游,可尽情挑选商品
- 吉林市|一船星辉伴夏夜,知音号开放“长江光景体验游”
- 吉林市|康熙、乾隆曾到此登山,“天下第一福”原来竟在这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