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鱼一般在水底的什么地方栖息?为什么?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桃花流水鳜鱼肥 , 青箬笠 , 绿蓑衣 , 斜风细雨不须归”这是唐代张志和的《渔歌子》中的诗句 , 其中的鳜鱼也就是我们俗称的桂花鱼 , 从诗句中看 , 即使身披蓑衣 , 斜风细雨也不能阻挡人们去捕捞桂花鱼的热情 , 可见桂花鱼在古人们心目中的地位 。
桂花鱼之所以如此的受欢迎 , 不仅仅是因为它肉质细嫩、少刺、营养丰富 , 还因为它在中医中被认为有“益气血、补虚劳、强健体魄、益胃固脾、治疗肠风泻血”等功效 , 所以桂花鱼自古以来的价格就比大多数的淡水鱼要贵很多 , 即使在当下桂花鱼的价格依然在80-120元一公斤 , 比传统的四大家鱼高了近10倍 。 今天 , 我们就来系统地了解一下桂花鱼(鳜鱼) 。
松鼠桂鱼
桂花鱼
桂花鱼是鳜鱼的俗称 , 由于它在我国南北方都有分布 , 南到海南岛 , 北到黑龙江的大多数水体内都有它们的身影 , 所以在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俗称 , 比如季花鱼、三花鱼、鳊花、螯花、吉花等等 , 这些俗称通常都与花有关 , 这是因为鳜鱼的体色黄绿色 , 身上还有大小不一的花状斑块 , 而它桂鱼的俗称是因为鳜这个字不太好写 , 所以慢慢的就变成了桂鱼 。
桂花鱼的头看起来并不大 , 但是当它张开嘴巴时 , 头就显得非常大了 , 毕竟桂花鱼是一种凶猛的肉食性鱼类 , 它们的主要食物就是其他小一些的鱼类、虾等为食 , 其中武昌鱼是它的最爱 。 作为一种肉食性鱼类 , 它们在幼鱼阶段就主要以其他鱼的鱼苗为食 , 而且它只吃鲜活的鱼 , 所以 , 它的肉质细嫩、口感好 , 与它的这个食性也有很大的关系 。
桂花鱼有着敏锐的视觉 , 科学研究表明它们的眼睛中有大量的视锥细胞 , 能够辨别多种颜色 , 但是这对于桂花鱼来说其实用处不大 , 因为桂花鱼是一种偏夜行性的鱼类 。
桂花鱼的觅食主要靠的是身体侧线感知水流的波动 , 正是因为这样 , 在夜晚即使桂花鱼旁边有鱼 , 只要鱼不游动 , 桂花鱼就发现不了它们 , 但是一旦鱼开始游动 , 它们会迅速的扑过去进行捕捉 。
在野生环境下 , 桂花鱼通常不会同类相残 , 但是在人工饲养下 , 一旦食物不充足 , 它们就会吃小一些的同类 , 将凶猛的性格暴露出来 , 毕竟桂花鱼的嘴里长着密集且锋利的牙齿 。
桂花鱼一般在水底哪个地方?
桂花鱼是一种偏底栖型的鱼类 , 尤其是在白天 , 我们几乎都是在水底休息的 , 只有到了晚上 , 它们才会在各个水层活动进行捕食 , 但是 , 桂花鱼也不是随意待在一个地方的 , 它们对栖息环境是有很高的要求的 。
首先 , 桂花鱼的肉质比较好与它们的整体栖息环境有很大的关系 , 在野生环境下 , 桂花鱼主要栖息在水质较好的水体中 , 这使得它们没有什么土腥味 , 即使清蒸照样鲜美 。
其次 , 桂花鱼是一种喜暖的鱼类 , 在温度低于15℃时 , 它们通常就不会主动觅食了 , 此时它们所待的地方往往是浅水区并且阳光照射充足的地方 。
第三 , 桂花鱼对栖息点的选择有一个必要的条件:安静且避风 , 除了这个条件外 , 它们栖息的水体还要有较多的大型水生植物 , 比如芦苇 , 选择好地方之后 , 它们白天通常是待在植物的根部、水底石头以及茂密的水草之中 。
最后就是水底的环境了 , 桂花鱼喜欢比较平坦的水底 , 而且水底的淤泥不能太多 , 一般情况下 , 在偏沙质的水体中桂花鱼较多 , 当然也要同时满足上面这些条件 , 至于是不是沙质的水底 , 我们其实可以从岸边的情况就能判断的出 。
为何桂花鱼喜欢这样的栖息环境?
首先 , 阳光充足的地方 , 往往水体的温度较高 , 而桂花鱼又是一种底栖型鱼类 , 还喜欢较高的温度 , 所以这种地方的温度环境符合它们的要求 。
推荐阅读
- 云南|云南景区卖天价稻花鱼,4条鱼270元引争议,知情人揭露背后真相
- 乌镇|说起古镇,一般人的定义比较狭隘,觉得就是古老、传统、有历史感的镇子,比如乌镇、周庄等
- |失落的海,迷失的鱼
- |1978年日本记者刁难:钓鱼岛属于哪国?邓小平巧妙应答令人佩服
- |广阔的海洋,为马尔代夫弥补了资源的贫乏,在岛屿中盛产各种鱼类
- 温泉|新鲜|‘鱼在半山游,鹿在林间跑’,泸州这处休闲地又添新景
- 富春江|全球十座最美的水上洋房,宛如天堂一般
- |游览黄河兑换巨型鱼饵包,黄金周《钓鱼大对决》金鱼出塘
- 河西走廊|承德避暑山庄笼罩着薄薄的微雾,胜似仙境一般,令人神清气爽
- 咖啡|湖畔书店、帐篷咖啡馆、草坪音乐会……享受上海之鱼的悠闲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