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食动物更容易患癌在2021年的这次统计调查中 , 为了深入探索佩托悖论 , 从中寻找抗癌线索 , 采取了一种动物学信息管理系统的大型数据集 , 通过对非驯养哺乳动物(例如野生动物园)的年龄、体重、性别、生前死后病理数据分析 , 寻找抗癌答案 。
在这个过程中 , 发现了食肉动物患癌风险高的现象 , 同时推测出 , 极有可能与孕酮或是其他避孕类激素药有关 , 因为在动物园 , 需要控制动物的数量或者是繁殖情况 , 所以给动物避孕也是普遍存在的 。
但是在避孕措施上 , 雌性食肉动物比雄性食肉动物接受的数量要多 , 理论上应该是雌性食肉动物患癌的概率要大 , 然而事实上两者同是食肉动物 , 患癌概率相差不多与性别无关 , 所以这明显并不能彻底解决佩托悖论 。
在接下来的研究报告中 , 曾提到罹患癌症有10%-20%是由于病毒引起的 , 而食肉动物接触致癌病毒的概率要高于其他少食或不食肉的哺乳动物 , 尤其是那些以哺乳动物为食的食肉动物(比如老虎、狮子等) , 患癌的几率是最高的 。 反而那些以植物为食的哺乳动物 , 患癌概率相对较低 , 例如反刍动物(例如牛、羊、骆驼等)在哺乳动物中 , 患癌风险是最低的 。
为什么大象不会患癌【没有1只大象会得癌!佩托悖论:生物体积越小越易患癌,是真的?】曾有人针对大象以及人类的患癌概率做了对比 , 大象患癌死亡的概率少于5% , 而对比之下 , 人类的患癌致死概率高达25% 。
那么大象的进化机制到底先进在哪里 , 人类可不可以学习得到呢?
事实上 , 大象如此幸运的原因 , 是因为在他的基因里面存在着一种名为TP53的抗癌基因副本 , 由于TP53的特性是可以抑制癌症 , 也被人称之为抗癌保护伞 。 TP53可以阻断肿瘤基因 , 可以抑制癌细胞长大 , 并且修复癌细胞 , 从根本上阻止肿瘤的形成 。
TP53
事实上这种细胞在人类中也有发现 , 只是数量微乎其微 , 结合2021年所得出的实验结论 , 这种TP53 的数量 , 也许跟饮食以及习性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
我们熟知 , 大象是食草动物 , 以各种树叶以及水果为食 , 这就极大程度地杜绝了从其他哺乳动物的肉类中 , 污染到癌细胞或者是被污染的变异细胞 。 也就极大限度的保存了体内的TP53 的活性 , 因此体内的TP53 兵力 , 就会全神贯注地消灭自身细胞分裂形成的癌细胞 。
那么为什么鲸鱼的患癌概率也那么低呢?其实 , 从大象的患癌情况我们就能知道 , 鲸鱼之所以患癌概率低 , 也与他的饮食密不可分 , 鲸鱼以各种海洋生物为食 , 鲜少接触太多的哺乳动物 , 即便是接触的那些哺乳动物 , 例如海狗 , 也都同样是以鱼类为食 , 并且并没有陆地上食肉动物吃的那么杂 , 因此患癌概率也是微乎其微 。
这也是为什么 , 医生要对病人耳提面命的 , 多吃蔬菜水果和鱼肉 , 少吃猪肉 , 不仅仅是因为肉类脂肪和胆固醇高 , 还因为某些动物的肉中 , 发生癌细胞裂变的概率更大 。
推荐阅读
- 数量喜人!国内野生东北虎数量达60头,它们经历了什么?
- 爱摇滚的女性科学家,带来癌症诊疗新突破 | 诺奖追踪
- 人类屁股为什么是两瓣?
- 学神吴谢宇:将生母制成木乃伊,天才变成疯子
- 最大的淡水生物是什么?有多大?
- 大统一理论第一部分——永生系统(“永生”的癌细胞,可否用来研究衰老?)
- 面对精疲力尽的免疫细胞,如何让它“满血复活”?
- 我们的意识从何而来?我们根深蒂固的崇拜思维又是从何而来?
- 为什么有的鱼类繁殖率无法和哺乳动物比肩,另一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