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市:为什么人到中年,炒股更易亏钱?送给还在奋斗的散户


中国股市:为什么人到中年,炒股更易亏钱?送给还在奋斗的散户


文章图片

【中国股市:为什么人到中年,炒股更易亏钱?送给还在奋斗的散户】
中国股市:为什么人到中年,炒股更易亏钱?送给还在奋斗的散户


文章图片


40岁以上的大叔 , 占了中国股民的大头 。 这本该是有房有车、事业有成、正值壮年的的群体 , 为何还在炒股?
以伽霓的经验 , 这个年纪还有炒股的 , 要么是没钱 , 要么是很有钱 。 相信很多股民朋友跟伽霓一样 , 属于前者 。
2020年3月 , 深交所组织开展了2019年股市个人投资者状况调查 。
这次调查延续了历年跟踪调查框架 , 主要涉及投资者结构、知识水平、投资理念、交易行为、投资者教育需求等多个方面 ,
并增加了投资者对于资本市场热点问题的看法等调查内容 。 受访者投入到股票中的资产占家庭总流动资产的27.3% , 较上年增加1.7个百分点;
其中 , 40岁以上受访者股票在资产配置中的比重为29.3% , 较30岁以下受访者高5个百分点 。
人到中年 , 从生命周期理论来看 , 中年阶段正好是生命周期理论当中的成长期加成熟期 , 具体为30岁到45岁之间为成长期 , 45岁到55岁之间为成熟期 。
家庭成长期是从子女出生到完成学业为止 , 这一阶段家庭收入以双薪家庭为主 , 收入增加而支出趋于稳定 。

可积累的资产逐年增加 , 可用于投资的资金也增加 , 可承受的风险也较高 , 可以将核心资产中较大比例的部分配置于高风险、高收益的理财工具;
但此时已需要开始控制投资风险 。 30岁到45岁的核心资产配置:股票70%、债券10%、货币20%;
45岁到55岁期间核心资产配置:股票50%、债券40%、货币10%;55岁之后的核心资产配置:股票20%、债券60%、货币20%是比较合理的资产规划 。
到六七十岁了 , 建议全部换成现金 , 全部花掉 , 一分钱都不要留 。

如果你想成为胜利者 , 你应该从失败中寻找 , 而不是从胜利中寻找 。
因为失败者会选择变异 , 而胜利者会依赖胜利而拒绝改变 。 这是根本原因 。
投资的真正内涵是等待风险有限、潜在收益巨大的情况 。
我们应该树立趋势第一 , 价格第二的观念 。
关于证券投资的一句名言是:“多头和空头都可以在华尔街证券市场发财 , 但贪得无厌的贪婪者除外 。 ”
成功人士之所以成功 , 是因为他们总是在思考如何不失败;
失败的人之所以失败 , 是因为他们太想成功 。
交易市场的早期阶段是勤奋和技能 , 中期是智慧和心理 , 高级阶段是人性和道德 。

坚持不懈、耐心、信心和毅力积累成功是专业的交易态度 。
成功必须来自于坚持正确的习惯和方法 , 并不断提高人格修养 。
大自然本身是由规律性和大部分随机性组成 , 任何想完全、彻底、精确地把握世界的想法 , 都是狂妄、无知和愚蠢的表现 。
追求完美就是表现形式之一 。 “谋事在人 , 成事在天” , 于人 , 我们讲是缘分而非最好;
于是 , 我们讲究适应 , 能改变的是自己而非给予外界提供 。

正确分析预测只是成功投资的第一步 , 成功投资的基础更需要严格的风险管理(仓位管理和止损管理) , 严谨的自我心理和情绪控制(宠辱不惊 , 处惊不变) 。
“把损失放在心上 , 利润就会照看好自己” 。
输钱与水平有关 , 赚钱与性格有关 。
选择市场的直接后果是选择风险 。 所有所谓的“安全”和“安全”都是相对的和有限的 。

经验和经验是完全不同的东西:你可以经历一切 , 但你不一定注定要有丰富的经验——尽管经验必须来自经验 。
人们很少能够正确判断并同时坚持 。 我发现这是最难学的东西 。
作为一名专业交易员 , 他首先是一个拥有丰富内心世界和自制力的人 。
一旦你忘记尊重市场 , 你就会犯一个大错误 。
标记止损 , 止损是自我控制的;不要考虑利润 , 因为利润是由市场控制的!
成功的交易者是技巧、心理和美德的统一 , 是不可分割的 。
那些说技术无用的人是因为你不能 , 那些说技术无所不能的人是由于你无知 。
如果你是像大多数小白一样指望在股市里发一笔横财 , 那么你来错地方了 ,
凭什么在股市里煎熬那么多年的股民都没有赚到钱 , 而你这个小白能赚到钱?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