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是个筐,银行也在往里装( 二 )
老龄化社会悄然而至 , 对数字业务不熟悉的老年群体 , 还是很难习惯手机办理业务 。 因此 , 去营业厅 , 由银行工作人员引导和帮助他们办理业务 , 是营业厅存在的重要场景之一 。
不过 , 当虚拟营业厅的使用方式足够便捷 , 有没有可能帮助这部分老年群体 , 减少前往网点的冗余和繁琐?笔者以为 , 元宇宙还有这个潜力 。
既然游戏娱乐能够在元宇宙实现交互式、沉浸式体验 , 银行的金融服务自然也能 。
甚至在金融服务之外 , 虚拟员工还有望提供第三方服务 , 比如天气查询、路况查询、股票实时交易行情等便民服务 。
如果说企业服务是银行的底气 , C端用户服务就是银行的“兵家必争之地” 。
疫情期间 , 银行的线上金融服务增长迅速 , 谁的手机里还没有几个银行APP了?谁能吃到C端用户的大蛋糕 , 业务增长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
疫情让银行进一步看到线上服务的价值 , 也看清了未来虚拟金融服务的可能性——给企业、给用户提供更多增值服务 , 提高客户黏性和好评度 。
由此来看 , 元宇宙之于银行 , 是加速数字化和拿下C端用户的潜力手段 , 银行如何能不重视?
不仅这些 , 笔者以为 , 元宇宙之于银行的实际效用 , 还包括降本增效这一项 。
疫情之下 , 银行也要降本增效
如何降本增效?
我们就拿虚拟营业厅来阐述 。
上文我们说到虚拟营业厅和数字员工 , 对于居民用户的应用价值 , 其实对于银行来说 , 这一方式同样有可能帮助银行降成本、提效率 。
银行可在虚拟空间进行员工培训和业务讲解;可以利用其虚拟分行对年轻人进行金融教育和培训员工 , 创建客户和场景;可以开展更多柜台和线下营业厅难以发展的金融服务 。
对于银行来说 , 能够提供更多服务 , 是获取用户的重要方式 。
我们往往会碰到一些业务 , 有的网点不能办理而要去大支行 , 有些特定业务要去特定银行才能办理 , 诸如此类的案例不胜枚举 。
这些需求 , 也许能够借助元宇宙这一虚拟世界实现 。
作为一个打通虚拟和现实的“模拟”世界 , 元宇宙有自己的经济体系 , 区块链和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代币 , 可以成为流通货币 。
有了经济系统 , 意味着能够在这个虚拟世界进行买卖交易、金融服务、交互体验等等 。 虚拟却又无限逼真的交互体验 , 是元宇宙的特点 , 也是银行能够提供虚拟金融服务的依据 , 也即——场景金融 。
说得再直白一点 , 就是为每一个人在线上提供金融服务 。
银行在元宇宙的应用场景可以突破很多想象 , 比如帮助客户培养良好的投资习惯 , 甚至在元宇宙中创建虚拟货币 , 让孩子们养成储蓄习惯、了解贷款等 。
银行能够想到的、帮助留住客户并建立忠诚度的方式也许并不少 , 但囿于现有的制度和场景 , 创新往往容易落于窠臼 。 与之相比 , 元宇宙的想象空间巨大 , 银行怎会不心动 。
当然 , 银行金融系统是一个特别的系统 , 安全要求极高 。
应用的同时 , 银行也知道不成熟的元宇宙应用可能带来风险 , 比如数据安全、财产安全漏洞 。
好在 , 将区块链技术应用在元宇宙空间 , 基于区块链的“超级”加密优势 , 安全性可以有更多保障 。
虽然大家形容元宇宙是个筐 , 啥都能往里装 , 但新事物伴随争议也是常态 。
随着应用领域的扩大 , 随着更多有前景的项目落地 , 比如银行金融系统、比如元宇宙和政务服务的结合 , 这类便民项目有望慢慢平息元宇宙的争议 , 使其发展逐渐转为正向 。
作为银行C端万千用户的一员 , 笔者期待元宇宙在银行金融服务中有更多更加安全的应用 , 方便老百姓生活 。
推荐阅读
- 60岁大妈花34万元整容成女儿模样,如同姐妹,女婿经常分不清
- 宇宙最强的光扫过地球,科学家:那是一条19亿年前发出的信息!
- 元宇宙NFG,非同质化资产,不可分割且独一无二
- 科学家发现一个“天体人”,竟然是宇宙中唯一存在的生命。
- 网红一行4人,吃饭收270元喊贵,导致老板受网暴
- 豆瓣9.5分《女子宿舍》,女子2元便可住一晚,现在怎么样了?
- 浙江杭州,乘客59元车费只给20元,的哥崩溃马路自扇耳光报警
- 唯物与唯心,古人对宇宙的认知,部分与科学实验吻合,可惜失传了
- 天狼星是个双星系统,其中看不见的那颗很可怕?的确有点危险
- 河北秦皇岛,一女子买五花肉,看见一家卖22.5元,老板称是三层五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