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用人民币结算伊朗石油,美国人也要开始盯夜盘,将意味着什么


中国用人民币结算伊朗石油,美国人也要开始盯夜盘,将意味着什么


文章图片


中国用人民币结算伊朗石油,美国人也要开始盯夜盘,将意味着什么


文章图片


中国用人民币结算伊朗石油,美国人也要开始盯夜盘,将意味着什么


文章图片


中国用人民币结算伊朗石油,美国人也要开始盯夜盘,将意味着什么


文章图片


中国用人民币结算伊朗石油,美国人也要开始盯夜盘,将意味着什么


美元是世界最主要的储备货币 , 超过75%的全球交易以美元完成 , 同时 , 美元还占外债发行量的60%以上和全球央行国际储备的59% , 所以 , 仅从这个角度来看 , 美联储实质上更像是世界中央银行 。

而支持美国经济有两个必不可少的支撑基础 , 除了美国经济的综合实力外 , 另一个就是美元的货币“龙头”地位 , 而美元的核心是美债 , 石油美元就是美债的根基 , 更是美元的新载体 , 要知道 , 能源安全、货币的信用与债务扩张的边界并列为一个国家的三大经济命脉 。
近50年以来 , 美国经济正是通过“美元-石油-美债”这个理想的循环闭环系统向全球释放美元流动性、收取美元铸币税及通胀的输出(产油国家通常将他们石油出口换来的美元购买更多美元资产) 。
因此 , 石油美元人为地制造了全球市场对美元的额外需求 , 并进一步支撑了美元与黄金分手后的货币地位 , 进而转嫁每年超万亿美元的赤字和通胀风险 , 手段之一就是令美元指数升值吸引美元再次回流美国 。

数据显示 , 全球经济经过数十年的沧海桑田 , 当前 , 全球约65%的美元被储蓄或流通于美国本土之外 , 其中最多的是为欧洲所持有 。 但现在与历史故事截然不同的是 , 情况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
具体表现为在自美国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后的近十五年里 , 美国通过无节制印钞已经直接导致美元的货币信用和储备使用不断降低 。
根据SWIFT在9月22日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 , 虽然 , 美元在8月份的全球使用量仍稳居榜首 , 但全球使用份额已经从2020年时的43.5%缓慢下降至42.63% 。

IMF最新公布的全球外储货币构成(COFER)数据也在显示这个趋势 , 截至8月 , 美元在国际储备资产中的份额占比已经滑落到25年以来的最低值至58.8%(去年同期为59.43% , 2000年时该比例曾高达70%) , 延续了二十多年以来的下跌趋势 。

特别在当前滥用美元的地位和渠道地位(SWIFT) , 并且自己还在不断毁坏美元作为世界储备货币所需的舞台时 , 这时 , 市场参与者就会采取去美元化措施 , 并为本币结算创造新的渠道 。
目前 , 中国、德国、法国、俄罗斯、伊朗、安哥拉、土耳其、委内瑞拉等多国已经纷纷向美元亮剑 , 在包括石油在内的商品交易中抛弃或减少美元的使用而改用其他货币 。
比如 , 现在 , 伊朗当局已经正式在外汇领域用人民币替代美元原来的位置 , 并把人民币、欧元和阿联酋迪拉姆并列为该国的三大外汇货币 , 这就意味着 , 伊朗将扩大人民币使用量的同时 , 也为其石油产业在加速抛弃美元后也找到了一个新的方向 。

据报道 , 自去年以来 , 在伊朗石油持续运往中国市场的过程中 , 大多数结算都是以人民币或欧元进行的 , 这说明 , 人民币在伊朗石油经贸中已经发挥了石油交易货币的作用 。
甚至 , 近二个月以来 , 这股抛弃美元的烈火更是蔓延至欧盟 , 比如 , 欧盟打算在与伊朗的石油结算时用欧元替代美元结算等 , 据欧盟委员会发布的在全球市场挑战美元主导地位的提案显示 , 以德国和法国为代表的欧盟已经计划将在2023年开始为原油创建欧元定价的基准价格 , 并将在研究数字欧元的基础上 , 作为欧盟成员国与第三国能源合同的默认货币 。
另外 , 土耳其、印度也将从俄罗斯购买的天然气和煤炭中使用卢布支付结算 , 而委内瑞拉更是用锚定石油的石油数字币(PETRO)作为该国石油结算的货币 , 并广泛应用于其它经济领域 , 正式用数字货币开启去美元化进程 。

而这也更像是美元正在暴露“软肋”后的另一个表现 , 事实上 , 近日欧盟提出要新建一个独立于美元的替代型SWIFT结算金融体系及年初多个欧洲发达国家央行首次宣布要将人民币纳入他们的外储资产就是最好的注脚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