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族|有5座鼓楼的800年侗寨,每年聚众“喊天”,至今免费原生态!

侗族|有5座鼓楼的800年侗寨,每年聚众“喊天”,至今免费原生态!

文章图片

侗族|有5座鼓楼的800年侗寨,每年聚众“喊天”,至今免费原生态!

文章图片

侗族|有5座鼓楼的800年侗寨,每年聚众“喊天”,至今免费原生态!

文章图片

侗族|有5座鼓楼的800年侗寨,每年聚众“喊天”,至今免费原生态!

文章图片

侗族|有5座鼓楼的800年侗寨,每年聚众“喊天”,至今免费原生态!

文章图片

侗族|有5座鼓楼的800年侗寨,每年聚众“喊天”,至今免费原生态!

文章图片

侗族|有5座鼓楼的800年侗寨,每年聚众“喊天”,至今免费原生态!

文章图片

侗族|有5座鼓楼的800年侗寨,每年聚众“喊天”,至今免费原生态!

文章图片

侗族|有5座鼓楼的800年侗寨,每年聚众“喊天”,至今免费原生态!

文章图片

侗族|有5座鼓楼的800年侗寨,每年聚众“喊天”,至今免费原生态!

文章图片

侗族|有5座鼓楼的800年侗寨,每年聚众“喊天”,至今免费原生态!

文章图片

侗族|有5座鼓楼的800年侗寨,每年聚众“喊天”,至今免费原生态!

文章图片

侗族|有5座鼓楼的800年侗寨,每年聚众“喊天”,至今免费原生态!

说起侗族村寨 , 很多人第一印象便是贵州黎平县的肇兴侗寨 , 毕竟肇兴侗寨曾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评选为中国最美的六大乡村古镇之一 , 可惜昔日的最美侗寨出名后 , 早已不可同日而语 , 除了收取100元门票外 , 商业化也十分严重 。 但好在在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 特别是黎平、从江、榕江一带 , 还有很多隐秘的侗寨 , 其中 , 离肇兴侗寨30公里外的黄岗侗寨 , 就是一座至今鲜为人知 , 依然保存着原生态的宝藏侗寨 。

侗族建筑有三宝:寨门、鼓楼、风雨桥 , 这三处公共建筑 , 最能体现侗族能工巧匠的技艺 , 而在黄岗侗寨 , 三宝均有 , 尤以鼓楼最为出色 。
黄岗侗寨属于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双江镇 , 属“千三”侗族族 , 黄岗侗寨始建于宋朝 , 距今大约有800多年的历史 。
这个“千三”侗族是什么意思呢 , 据说黎平县茅贡乡地扪村的祖先原本生活在珠江下游 , 后来为避战乱便溯江而上 , 几经迁徙 , 于唐代来到地扪定居 。 他们勤劳耕作 , 丰产足食 , 人丁兴旺 , 不久就发展到了1300 户 。
人多寨大 , 干活要到很远的地方 , 诸多不便 , 寨老们经过商议 , 决定分寨而居 。 这1300 户就是最早的“千三”侗族 , 而地扪侗寨就是“千三”的总根 。
黄岗侗寨的寨门只能说中规中矩 , 不算特别出众 , 看起来重建也没多久 , 因为侗族建筑全是木头建造 , 加之贵州潮湿雨水多 , 所以能保存百年以上的建筑都已经十分古老了 。
以前的黄岗侗寨风雨桥 , 贾非摄于2015年

现在的黄岗侗寨风雨桥 , 木子弓长摄于2022年
寨门旁边是风雨桥 , 哪怕早到几年 , 这还是一座非常古朴 , 环境十分优美的侗族风雨桥 , 可惜近年被洪水冲垮 , 重建后成了水泥桥墩 , 周边环境也有些凌乱 。

走进寨中 , 黄岗的魅力就逐渐显现出来了 , 这是一座完整的原生态侗寨 , 全寨300多户均为侗族 , 所有的建筑均为传统建筑 。
黄岗最出色便是鼓楼 , 虽然只有300多户1600多人 , 但与有着1100多户6000多人的全国最大侗寨肇兴侗寨一样 , 有着5座不同的鼓楼 。
黄岗侗寨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座鼓楼 , 据说黄岗侗族的先人是5兄弟 , 后来5兄弟各自生息繁衍 , 演化出5大的族群 , 于是兴建了5座鼓楼 。
黄岗侗寨的鼓楼虽然与其他侗寨鼓楼大同小异 , 但还是有着独特的地方 , 例如这两个小人代表着什么 , 谁能告诉我?
侗族人喜闻乐见的斗牛 , 也被画在了鼓楼的屋檐下 , 妥妥的民族风情 。
鼓楼内部 , 也体现了侗族工匠的建造技艺 , 鼓楼是侗寨中最重要的公共场所 , 侗寨最显著的标志 , 侗族文化体系的代表 , 侗族文明的象征 , 休息娱乐、集众议事、击鼓报信、迎宾送客、踩堂祭祖等都在这里解决 。
其实尤为可贵的是 , 在整个黄岗侗寨中 , 哪怕是现在的新建建筑 , 依然是使用传统的工艺 。 ?

推荐阅读